

油焖大虾、白灼虾、香辣虾……这些让人垂涎欲滴的菜肴,都有一个共同的主角——“基围虾”。
原产地在太平洋的凡纳滨对虾,尽管十分挑剔环境、水质, 不过在武陵镇石桥村,却成了池塘里的“长住客”。
380万尾小虾苗
从海南“搬家”到万州
凡纳滨对虾又称南美白对虾,通常我们也叫它“基围虾”,因其肉嫩且鲜美,可食用部分多的同时,又自带一丝甘甜,受到了吃货们的热情追捧。
这原产地在太平洋的正儿八经海鲜,一般只在我国的沿海地区养殖,要想跨千山越万水来到万州,一般的的登场方式只有冻货。
2017年,在武陵镇石桥村7组搞水产养殖的何治富,将目光锁定在了凡纳滨对虾这个“香饽饽”上。
“我晓得这个虾在万州和重庆主城,价钱卖得高不说,市场还很好,就想把这个产业做起来。”何治富的儿子恰巧在中山大学攻读海洋生物相关专业的博士,在他的牵线搭桥下,何治富与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取得了联系。
之前万州也有人尝试过养殖凡纳滨对虾,不过还是以失败告终。“我儿子在背后给我做支撑,还是有信心。”说起自家儿子,何治富颇为自豪,儿子的支持也给了他继续下去的动力。
可喜的是,何治富送检的自家鱼塘水样、土样都达标了,这就意味着这种海洋虾,完全可以在他的鱼塘中养殖,去年5月,380万尾小虾苗,从海南出发,坐飞机、乘汽车,历经数个小时的旅程,正式到万州“落户”了。
挑水温、挑水质
“娇气包”要细心呵护
小虾苗必须在海水里繁殖孵化,到达何治富鱼塘的第一关,就是淡化处理。
何治富和技术人员们,先在池塘中间用塑料布隔出一个空间,里面灌满人工调制的海水,再每天不断往里增氧、加淡水,像这样淡化处理10天后,虾苗就能在淡水里存活。
能活,仅仅是迈出了养虾路上的第一步。“这个虾娇气得很,必须要在18度以上的水温里才能活动。”低于这温度,凡纳滨对虾就不再进食,所以何治富选择在五月中旬以后,才开始投放虾苗。
水温过了关,水质也是时刻不能放松的关键。在何治富的办公室里,放着一台测水质和藻类用的显微镜,70亩的鱼塘,技术人员每天不仅要多点采样,还要测上2次。
“如果水里面的微量元素和藻类变化太大,虾很可能就要生病。”从广东千里迢迢赶来支援的养虾技术员莫康云,已经有二十余年的养虾经验,他根据每天检测的结果,及时采用菌类来调节。
好在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周期并不长,从0.5公分的虾苗,长到14公分左右可以上餐桌的成品虾,只需要3、4个月。
“收获还是不错,卖了几十万。”精心呵护下,去年何治富打了近2万斤虾起来,说起这个收入,他和妻子都是满脸笑容。
又到水美虾肥时
亩产最高能达600斤
8月8日正是中午,又到了给对虾喂食的时间,莫康云撑着长竹竿,牵着虾笼,站在一大块泡沫上,慢慢漂到了池塘中央,另一人牵住虾笼的另一头,站在岸边抡圆了手臂,将虾食甩出了一条长长的线。
静待4、5分钟后,两人合力将虾笼提起,在哗啦啦的水花溅起声响起的同时,一兜兜活蹦乱跳的大虾出现在了视线里。“这里产量最高的池塘,亩产有个5、600来斤。”听到莫康云说出的数字,在场的人都惊羡不已。
“你看这个虾,亮晶晶的,品质不错,是好水里养的。”恰逢区农业执法局来进行水产品和水质的抽检,执法队员苏建拿起一只虾评价了起来。
好品质才有好销路,行情好的时候,鲜活的凡纳滨对虾,在市面上能卖得到60块钱一斤,售价高并且还供不应求,去年何治富的虾专供了万州城区的水产市场,不少重庆主城的客商也慕名而来。
今年的虾又到肥美上市的时节了,“不愁销,个把月就能全部卖完。”最近几天,已经有人陆陆续续来何治富的池塘买虾,销售开始火热起来。虽然太阳晒在身上火辣辣的,何治富还是时不时就去池塘边转转,仔细的观察又记录。
“我是真心想把这一套养殖技术学到手,以后不事事都依赖儿子和技术员就好了。”好学的何治富,迫不及待的想实现独立养殖,他说要把自家的基地,打造成渝东北最大规模的淡水化水产养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