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民生 时政新闻 科教文卫 城建交通 经济新闻 政法新闻 休闲运动 全球资讯 消费购物
万州新闻网
  日历   闹钟
新闻导航
推荐新闻
一周热点

您的位置:精品万州网址>政法新闻 > 区打非办提醒远离农村非法集资“陷阱”

区打非办提醒远离农村非法集资“陷阱”

2018-03-21 17:06:57   来源:看万州   条点评   复制链接
区打非办提醒远离农村非法集资“陷阱”

随着农村金融越来越多元化,非法集资及金融诈骗也开始向农村蔓延。昨天,记者从区金融办获悉,当前非法集资呈现出很多新特点,“下乡进村”趋势明显,伤害了很多农村老百姓,一经发现将严惩严治。同时,请大家切忌,非法集资不受国家法律保护,参与非法集资后果自负,损失自担,切勿参与。



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通过日常检查发现,涉农非法集资活动往往以响应国家农业政策,以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推动特种农产品开发等名义,欺瞒群众、骗取资金、违法犯罪。


到底涉农非法集资活动有哪些陷阱呢?记者打探到,农村非法集资套路很多,首先,不少非法集资未经依法批准,通常没有得到监管部门的依法批准,违规向社会,尤其是向不特定对象筹集资金。同时,还采用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集资的违法犯罪实质。如与受害者签订合同,伪装成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以最大限度地骗取群众资金。


其次,虚构产业链条。农业领域特别是种养业的非法集资通常都会利用群众对某个行业比较陌生的特点,编织关于产品、市场、高科技等各个方面的谎言,虚构一个高收入、高盈利产业链条。例如借獭兔代养、银狐养殖、芦荟种植等特种农产品种养的名义,以普通群众很少接触的产业为幌子,进行非法集资。


另外,承诺高额回报。涉农非法集资通常都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予出资人货币、实物、股权等形式的投资回报。有的犯罪分子以提供种苗形式吸收资金,承诺以代购或包销产品等方式支付回报;有的犯罪分子以代管代养代销方式吸收资金,承诺一定期限后给予现金回报。


因此,区金融办呼吁,老百姓一定要珍惜自己的血汗钱,拒绝高利诱惑、远离非法集资、守好血汗钱,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理性投资,共同维护良好的社会经济金融秩序。

同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参与非法集资活动导致的风险和损失自行承担,如个人从中谋利要承担法律责任。参与者一旦掉入非法集资的陷阱,不要抱着侥幸心理,期望非法集资者按期还本付息,更不能再向非法集资者注资,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而应当如实举报,有利于追赃挽损。


三峡都市报社全媒体记者 汪佳 通讯员 邱阳沐
责任编辑:胡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