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秋”刚过,“秋老虎”来袭,气温飙升 40℃。持续的高温桑拿天让不少市民选择窝在家中,吹着空调吃着西瓜,或跑去避暑地纳凉。然而,在这炎热的高温天气下,站务分公司不管是一线职工,还是管理人员,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战高温、斗酷暑,用汗水和行动保护着客车的安全运行,保护着旅客运输的安全。
一把榔头只为坚守源头安全
8月9日上午10点,室外气温已达35度,在国本路车站例检处,检车员戴勇正在烈日下作业,滚烫的水泥地面、发热的客车底盘和客车尾气让检车台的温度升至38度,戴勇不停地在车辆底部钻进钻出,从灯光、转向、制动、底盘,到车胎、螺丝、安全带、消防锤等,认真检查着每一个车辆部件,客车底部的高温让他下去一次便全身湿透一次,每天都要顶着高温在露天为上百辆客车如此进行体检,经受高温的考验,与炎热的天气较量。
“像今天这样的高温,检查几部车衣服就湿透了,一天下来衣服是湿了干,干了又湿。”刚检完车,例检员戴勇脸上的汗也顺着头发往下滴落。说起自己的工作,戴勇认为虽然工作环境恶劣一些,但是与售票员、检票员并没有什么不一样,只是分工不同,目的都是为旅客出行服务,做好车辆例检工作,保障客车运行安全,是他们的责任。
“桑拿天”里的苦口婆心只为防止一件行李漏检
“你好,请将包里的水打开喝一口”。长途汽车站的安检机前,旅客源源不断地把包和行李放上传送带进行安检监测,坐在机器前的安检员向卫红要对电脑屏幕中所显现的物品进行查看是否有违禁品,并叮嘱行李箱里有水的旅客喝一口,这份看似轻松的工作其实一点不轻松。
安检机工作人员从早上8点到晚上22点,都必须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严把三品关,吃饭、喝水、上厕所都得控制时间,除了看行李监测仪岗位是坐着之外,其他的都是站着工作,体力消耗也很大,所以安检员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换一下岗位,以此保证工作人员的体力与健康。到下午15时,换班的时间到了,碰到忙的时候交接的时间还得延后,而换上下一班的安检员们又重复着这样的工作。他们的工作简单平凡,重复繁琐,却责任重大。在日复一日的安检工作中,时常会碰到有些旅客怕误了车或者对安检意识不强的,在一边被抱怨、被谩骂时还要面带微笑耐心解释,做到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但更多的是旅客们一句句“安检是要严一点,这是对我们的安全出行作保障”“为了我们的安全,你们安检真是太辛苦了”,就足以让他们所有的委屈都化为乌有。
炎炎夏日进站口安检机所在位置温度可高达50度,安检员们不畏酷暑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严格把关每一件行李。
烈日下只为给旅客出行提供安全保障
随着经济的发展,名亨、天海苑、沙河片区的市民到开州、云阳、奉节、巫溪、城口等地的人越来越多,为了方便,许多市民就在万州大桥北桥头天海苑公交站乘坐过路车。“羊儿客”“黑车”也乘机聚首在这里,市民为了图方便,只有冒险乘坐“黑车”,给旅客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为保障旅客生命财产安全,为旅客提供便捷,站务分公司在天海苑设立了这个售票点。说是一个售票点,而实际上就是在公路边上临时摆张桌子,头顶一个遮阳篷。夏天太阳晒,冬天雪风吹,条件异常的恶劣艰苦。
8月9日下午3点,火辣辣的阳光炙烤着大地,走进天海苑售票点就仿佛置身于蒸笼中。一辆客运中心站发往开州的客运班车在天海苑售票点停下。当日值班售票员徐坚帮旅客提着行李将其送上车,并上车清点好人数,在核查无超载下签字后才把单据递给驾驶员,并叮嘱驾驶员高温天气下安全行车。不到一分钟,从客运中心站发出的云阳班车驶进售票点,徐坚又立即投入到工作中,此时,如雨的汗水顺着徐坚的额头、发尖不住地往下流,他白色的工作服早已被汗水侵湿,他“咕咚咕咚”喝了好几口水。一旁的旅客看着汗如雨下的徐坚,禁不住拿起手中的扇子在他身旁摇了起来。
“马不停蹄”只为确保车站日常工作正常运行
8月9日上午10:30分,站务公司资产科水电工周青军刚修理完国本路车站水管回到办公室,便接到汽车南站打来的电话:“周师傅,南站突然停电了,现在票房处于瘫痪状态,你快来看看……”“好的,我马上过来。”挂完电话,周青军立即叫上自己的搭档陈德华速度赶往南站。
到站后,他们来不及喝一口水,就立即检查停电原因,但从票房电路到总电源开关都未发现异常,“我得进井看看……”周青军拿着电筒就钻进了1平方米大的配电井。电机散发的热量早已把狭小的配电井变成了烤箱,周师傅一进去,豆大的汗水就不停往下滴,“是双电源末切换,要更换电源开关,陈师傅,快帮我拿一根电线,我先给它作个临时搭桥,一会儿买了配件再来换….”电来了,车站恢复正常运作。周师傅在配电井修理不到10分钟,浑身被汗水湿透成了个“落汤鸡”。周师傅说,我们时刻做好随叫随到的准备,电话都是保持24小时开机,碰到突发情况才能及时去解决,确保车站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转。话刚落音,周师傅的电话又响了起来,原来是长途站车辆进站口道匝坏了,周师傅和他的搭档陈师傅提着工具箱又马不停蹄的赶往长途汽车站。
个性服务助暑运只为保障学生出行安全
“同学们,行李请放到行李舱,不要拥挤,慢慢上车,这辆满了,就坐下一辆,每个人都有座位” 。“坐满了就准备发车哈,请大家可以先到车里去休息。”双河口车站工作人员拿着手持安检仪,一边对行李进行安检,一边维持着秩序。“师傅,坐满了请把车上冷气打开,将车开到前面,把发车位让出来,让下辆车来停靠。”
原来在暑假期间,各大职校都要安排学生到外地进行教学实践,每到这时双河口车站都提前和学校联系,送票上门,服务进校,为他们提供个性化服务,实行点对点接送,免去学生在实践途中的舟车劳顿,这样既方便了学生又解除了家长和学校的担忧。
每天暴晒6小时,汽车南站场地指挥员久经“烤”验
在汽车南站,有这样一个岗位,他们每天站在滚烫的水泥地面上,平均要经受6个小时的阳光暴晒,还要忍受客车排出的尾气,在近40℃的车站内穿梭,指挥一辆辆客车进出车站,有序停放,他们就是场地指挥员。8月9日,我们来到万州汽车南站,一走进停车场,顿时感觉好像走进了一座大熔炉,甚至能感觉到水泥地面“烫脚”。不远处,场地指挥员龚美富正忙碌地指挥着车辆不断进出,汗水顺着脸颊不断滑落,白色的工作服早已湿透,紧紧地贴在了后背上。汽车南站每天进出车站的客车超过200辆,最高峰时会有超过20班客车同时进出站,全凭场地指挥员的现场指挥,这也决定了龚美富要露天作业,不仅要克服每天6个小时的阳光暴晒,同时还要在长度150多米长的发车区内频繁地跑来跑去。
“还不到最热的时候呢,下午能超过45℃!”龚美富告诉我们,下午两三点钟的时候车场内的温度普遍在42℃左右,那个时候要戴上遮阳帽,否则眼睛都睁不开,还必须不停地喝水,500毫升一杯,一天能喝下10多杯。喝这么多的水,却很少去厕所,因为体内水分都变成了汗。而每天工作服全处于湿透状态,下班换衣服时会发现汗水汇聚处有白色的盐粒。
正是有这么一群人在高温酷暑下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用汗水和行动保护着客车的安全运行,保护着旅客运输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