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宋朝万州郡守赵善赣就把岑公洞作为万州八景之一。从宋朝,经明清,不论是万州八景或万州十景均有岑公洞。在明朝,岑公洞作为万州八景,称为岑公灌芝,清朝以后均称岑洞水帘。下面是网上关于岑洞水帘的介绍。
岑洞水帘,即南岸翠屏山下的一个岩洞,距长江岸约500米,称岑公洞(又称岑公岩)。至今已有1370多年历史。据《方舆胜览》记载:在大江之南,洞广六十余丈,深四十余丈,石岩盘结如华盖,左右方池泉涌出岩际,盛夏注水如帘,松竹藤萝,郁葱苍翠,真神仙窟宅。旧《四川省志》记述,唐(隋)岑公曾隐于此,在石状如芝,名石芝。又有泉日:灌芝泉。相传隋末岑道愿江陵人,隋末避乱,逆江而上到南浦,爱石龛幽静,遂隐居此洞,百余岁方逝,故名岑公洞。洞内有清泉,钟乳石笋,洞门注水如帘,誉为“岑洞水帘”。唐宋以来,著名诗人黄庭坚、陆游、王士祯均来此游过。文人墨客,题词甚多,仅宋以来的石刻尚存廿余幅。宋冯时行诗有:“泉细或疑雨,岩深微见天”、“百髓层层落,松声树树偕”之句。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峡工程蓄水后,它就长埋于水下了。
网上关于岑洞水帘的图片。
下面是网上收集的岑公洞的老照片,拍摄时间1909年,石门上面岑公洞三个字很清楚。
1935年拍摄的岑公洞的老照片。
网友二竹斋拍摄的岑公洞的照片。
网上收集的岑洞水帘照片。
网上收集的岑公洞照片(2006年)。
“岑公洞”三字已经被锯掉并移走了的洞口遗迹(网上照片)
淹没后重新露出水面的岑公洞(网上照片)(2011年6月)
下面是2018年6月30日,长江水位下降后,岑公洞露出水面后拍摄的照片。岑公洞在江南新区南滨公园儿童沙滩外面岩下江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