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就是余洪军,今年6月份才从学校毕业的余洪军现在已经是一个小“老板”了,带着几个年轻人,开着一个不大不小的科技公司,成为万州区第一个做农业飞防的职业人。
飞防是指通过通用飞机喷洒农药的一种大面积、短时期压低虫口密度的有效方法。相比于传统作物防治,这一技术科技含量更高,技术专业性较强。
怎么会涉足这一行业,成为万州农业飞防服务中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虽初涉社会不久的余洪军谈起自己的兴趣爱好却是滔滔不绝。他说,能把兴趣变成事业,是一件幸运的事。
2015年9月,余洪军成为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一名新生。三年来, 除了学习专业课程,学校还建立了丰富多样的大学社团和技能比赛队伍。余洪军则一头扎进了自动化科技协会,开启了他边学边玩的历程。在社团中,余洪军和小伙伴们设计、组装出了可按照自己预设的路线和灯光效果运行的智能小车;自己购买零件组装、调试出了多架无人机和船模……他们一起学习并使用无人机开展了各种航拍活动。
随着余洪军的无人机玩得越来越溜,名气也越来越大,学校也经常邀请他去参与一些实训基地、学生活动的航拍工作。一次,系里的一位老师请他去帮一位乡亲航拍勘测地形,听到一位果树专家讲述万州区果树种植规模与现行害虫防治方式之后,余洪军深受触动。后来,余洪军在周边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查,最终决定创办一家以农业飞防为主的科技公司,将无人机运用到植物害虫防护当中。他也成为整个万州区第一个将无人机运用到农业飞防中的职业人。
相比于在学校单纯地学习知识,有了自己的公司之后余洪军深感要辛苦很多。农业飞防在万州植保方面应用率并不高,余洪军就得和其他同伴们在不断提高自身技能、规范管理操作的同时,四处推广这一新型技术。
由于传统的喷洒方式已经在很多农业经营者头脑中根深蒂固,所以推广起来的难度显得更为艰难。为了推广,他常常和同事一大早从城里出发,开车两三个小时到乡村里,带着作业机器穿行在田间地头,给他们作业演示,免费试飞,耐心讲解,给他们算经济账等,让更多的农业经营者渐渐熟悉这一行业。
由于运用植保无人机药量飘移少,防治效果高,喷洒作业安全性好等诸多优点。另外,利用植保无人机飞防,还可以减少约50%的农药使用量,节约90%的用水量,这一模式正切合当前开展的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余洪军非常看好自身投足的这一行业,对刚刚起步的事业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