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人员对商家进行劝导。
近日,万州一市民向“看万州APP”问政平台反映,位于周家坝天凤路的映水菜市场旁,一商家长期使用扩音器卖东西,严重扰民,希望媒体能提供帮助。
记者接到该平台转来的投诉后,于第二天上午前往现场查看情况。
探访:声声入耳,周边群众称“确有其事”
当天上午9时许,记者找到了市民投诉的这家店面。还未到店门口,就听闻阵阵吆喝叫卖声。记者循声望去,发现该声响发自店门口的一个小喇叭。
随后,记者拨通投诉人的手机,对现场所见所闻进行交流。听闻记者前来追踪此事,该市民很激动,称自己就住在“小喇叭”的楼上,因长期上夜班,白天需要补觉,但楼下商家的喇叭喋喋不休地从早吵到晚,且音量开得很大。如此吵闹喧嚣,让他耳根不得清净,更别提深度入睡了。长此以往,对他的情绪和精力都造成了一定困扰。
为了验证投诉人的说法,记者又对居住在附近的几名群众进行走访。几人均表示:“确有其事,前段时间声音确实很大,存在扰民情形,但大家碍于面子只能忍耐,不过近几日音量明显小了。”
对居民们的说法,该投诉人也表示,这几天声响的确小了些,但他并不清楚是何原因。
原因:此前曾两度整改,但均“不到位”
随后,记者联系上正在该路段巡查的区城管执法周家坝大队的执法人员,方才了解其中原委。
据该执法人员介绍,大约十天前,他在执勤时接到了市民的当面投诉。随后就与同事找到该商家,就噪声扰民的事进行了首次制止,但商家不以为意,待执法人员一走依然“我行我素”。
几天后,大队再次接到投诉。于是,该执法人员再次前往被投诉商家,对其进行第二次宣传劝阻,告知其行为违反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并令其立即整改。谁知商家对此仍未引起高度重视,只是对付性将音量调小,导致投诉市民对此结果并不满意。
结果:商家称“不再扰民”,群众回复“很满意”
当记者将投诉市民的反应如实告知该执法人员后,他当即表示,再上门进行劝导,力求解决群众的闹心事,让投诉人真心感到满意。
“噪声污染既影响周边群众的日常生活,又有悖于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在执法人员推心置腹地耐心宣教下,该商家终于认识到自己的一己之私给周边群众带来的困扰。随后,她当着执法人员和记者的面,主动收捡了小喇叭,声称今后一定文明经营,绝不再噪声扰民。
“谢谢你们,我现在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对处理结果很满意。”昨日,当记者就此事再次电话回访该投诉人时,他感激地说道。
记者 程蕾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