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3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官方微信公众号、《检察日报》第2版刊登《保护知识产权,检察官是认真的》和《“市面上的冒牌货少多了”——重庆万州:全流程司法服务破解驰名商标维权“痛点”》一文,内容如下:
“检察机关不仅惩治了犯罪,还帮助我们挽回了损失,现在市面上的冒牌货少多了!
”今年4月,中国船舶重工集团长江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如是说。
“原来一直在我们这里买高压无气喷涂机的老客户,突然从其他公司购买了10台,全是假冒我们的‘长江’商标……”2019年6月,该公司果断报案。
据了解,该公司注册的“长江”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其产品广泛应用于船舶、舰船、钢结构、国家重点工程等领域。2018年10月和2019年4月,沈某利用网购的假冒商标铭牌,以及价格较低、外形相似的其他品牌喷涂机,让其丈夫李某将假铭牌铆在喷涂机上“偷梁换柱”,并将假冒注册商标的10台喷涂机分别销售给一家钢结构公司,获取销售款9.25万元,非法获利1.7万余元。
去年3月,该案移送至重庆市万州区检察院审查起诉。承办检察官多次释法说理,督促犯罪嫌疑人停止侵权、退赃退赔。沈某、李某自愿认罪认罚,主动赔偿该公司经济损失12万元,并出具了道歉书和保证书,取得对方谅解。
同年4月,该院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对沈某、李某提起公诉。7天后,沈某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万元。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万元。二人被追缴违法所得1.718万元。
“现在侵权现象发生的多吗?”日前,万州区检察院联合当地公安局、市场监管局对该公司开展联合回访、上门问需,跟进后续维权服务。“现在,公司因线下侵权造成的损失与前几年相比大幅度减少,但线上平台被侵权现象仍然存在,网络取证难、维权成本高、挽回损失难有待破解。”该公司负责人在座谈时坦言。
万州区检察院检察二部主任郎天贵表示,该院将继续发挥司法保护优势,与公安机关、行政机关协同发力,聚焦知识产权侵权新型化、网络化、高科技化趋势升级“检察服务包”,打通驰名商标维权“最后一公里”。
来源
|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日报、重庆检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