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民生 时政新闻 科教文卫 城建交通 经济新闻 政法新闻 休闲运动 全球资讯 消费购物
万州新闻网
  日历   闹钟
新闻导航
推荐新闻
一周热点

您的位置:精品万州网址>科教文卫 > 雨中巡河库 山水共一色

雨中巡河库 山水共一色

2018-07-09 9:57:42   来源:看万州   条点评   复制链接
雨中巡河库 山水共一色


7月5日上午,一场暴雨,突击万州大地。


“这暴雨一下,河道上的垃圾和隐患又来了。”站在走马镇政府大厅前,看着大雨如注,镇长王小平一脸担忧。


在走马镇辖区,有万州区第一大水库鱼背山水库和第二大水库大滩口水库,有大小河流9条。丰富的水资源既是资源禀赋,又考验着政府的治水能力。


“雨小些了,走,巡河去。”看着瓢泼大雨变成中雨,王小平边说边冲进雨中,直奔停车场,向南部边村凉风村驶去。


在凉风村,长江一级支流磨刀溪经石柱、湖北利川进入走马。这天,王小平开始了新一次的巡河巡库。



“巡”问题 让水清坡绿岸美


沿着万利西路,车在雨雾中行驶了40分钟后,到达了大滩口水库大坝。这里,是王小平巡查河库的起点。
站在大坝码头,脚下的磨刀溪河河水上涨,夹杂着泥沙的河水稍显浑浊,但情况喜人的是,水面的漂浮物并不多。放眼库域,河流通畅,水流平稳,库岸依旧青绿。


“去年汛期时,坝前全是漂浮物,每周都要打电话督促清漂,现在基本看不到水面垃圾了。”王小平担忧的脸,终于舒展开来。而在此前,这里的情况却并不乐观,水面漂浮物和水质富营养化是两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为此,作为河长的王小平三番五次从大坝码头登上清漂船,督促清漂保洁,商议放养鱼苗净化水质方案。如今,大滩口水库得益于河长制,水库水质及周边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


沿着大坝及河岸走了一圈后,王小平返回车上,顺着磨刀溪河的流向开启下一段的巡查。离开大滩口水库巡查点前,王小平找到大滩口水库责任单位双源水务的负责人,督促其务必强化巡逻和清漂,做好汛期暴雨天气下的水环境保护和水库安全管理。



磨刀溪从大滩口水库大坝下来,水面变窄,水流变急。一路上,山水漫溢,岩土掉落。行驶在沿河的公路上,王小平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这条河。


“这段河流,因为水流大,漂浮物流动性大,巡查的重点就在河岸,看有无污染源、污染行为以及地质灾害。”王小平说着,眼光停留在了路边的一片废石堆上。


“这废石头不能堆在河边,不仅影响河岸美观,还存在安全隐患,会给下游河流造成污染。”王小平说着,掏出手机给辖区龙咀村负责人打电话,要求村里及时查出废石来源,并叮嘱河长办工作人员跟进处理,确保及时整改到位。


像这样的问题,并非首次发现。此前的一次巡河中,一家石材厂的超标排污问题被发现,河长要求其立即整改后,该镇河长办对企业下达了督办函,最终督促石材厂安装环保设备,完成排污整改,实现达标排放。


继续前行,在小地名冉水坝的河湾,回水区域因暴雨水面漂浮物增多。王小平下车,来到岸边,仔细了解情况和分析问题后,他督促有关方面责任单位做好河道清漂和保洁,并让辖区龙咀村启动河岸、道路隐患清理。


“每个月定时巡河巡库一次,遇到暴雨、水质变化时,不定时巡河巡库。”王小平说,实施“河长制”管理工作事关全局、事关长远,是一项惠民工程,也是一项政治任务,作为河长,肩负着水域管理、岸线管控、河面保洁、护绿造绿等任务,落实工作完成任务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常态化巡好河,通过巡河发现各种问题,然后彻底杜绝河道内垃圾和黑臭问题,确保河道环境面貌显著改观,让水清坡绿岸美。


“寻”思路让“治水”变“卖水”


奔腾的磨刀溪河岸,两岸青山云雾飘渺,如缎的公路蜿蜒前进。越是向前走,风光愈加旖旎,鱼背山水库的迷人风姿,愈发明显。


在龙咀村一处农产品交易点驻足,王小平指着眼前这个有着轩榭楼台的亭子说,在这里建一个农产品交易点,卖的就是“水”。


“我们实施‘河长制’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处理好河库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在绿色发展的底色上,促进河库休养生息,实现河库功能永续利用。”王小平介绍,所谓的“卖水”,就是通过“治水”保护好河库水生态环境,又将这优美的河库作为资源开发有“无烟”产业之称的旅游业,推进保护与发展共生共赢。



如何实现对这一河两库的保护与利用?在一次又一次的巡河中,王小平有了一些思路。


“在磨刀溪流域打造一库、一院、一街、一溪景点,用水将这些景点串联起来,使旅游线路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王小平介绍,磨刀溪流域在走马境内流经13个村居,根据水域流经的线路,走马镇计划在涉及的9个村居开发鱼背山水库旅游,在槽溪村打造向氏民居一院景点,在走马社区开发走马老街,在石告村、渡河村打造苦竹溪景点等。


在王小平的思路指引下,记者来到了槽溪村。在磨刀溪岸边,一座隐没于崇山峻岭、峰峦叠嶂之中的百年老宅,以一种恢弘大气的土木建筑,诉说着磨刀溪畔的历史和故事,这就是向氏民居。


在王小平以及更多的河长、河段长看来,打造向氏民居,既受益于磨刀溪的“治水”,也反过来促进磨刀溪河的保护,“如果河不清岸不美,就算有个民居在这里,留给游客的印象也不会好。”


而在向氏民居的对岸,一块大型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标语牌,正在紧锣密鼓的制作安装。


“走马镇的特色是森林和水,森林装扮了青山,守护好河库碧水,让山水共一色,是河长永远不变的初心。”临近中午1点,王小平结束巡河之旅前,向记者这样说道。


一段河的巡河结束了,河长为“治水”的措施和思路,仍然在路上。


三峡都市报社全媒记者 尧华燕 文/图
责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