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民生 时政新闻 科教文卫 城建交通 经济新闻 政法新闻 休闲运动 全球资讯 消费购物
万州新闻网
  日历   闹钟
新闻导航
推荐新闻
一周热点

您的位置:精品万州网址>科教文卫 > 江姐与万州鲜为人知的故事

江姐与万州鲜为人知的故事

2018-02-28 9:40:14   来源:看万州   条点评   复制链接
江姐与万州鲜为人知的故事

DSC_4462-2.jpg

本周星期三,由万州区委、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18年万州区元宵节惠民文艺演出活动——川剧《江姐》将在区委大会堂与万州市民们见面。在这场活动开演之前,为了让更多市民了解江姐,本报记者走访了区委党史研究室,并采访了该研究室副主任熊世忠,从中收集并整理了一些江姐与万州有关的故事。


DSC05643.jpg

江姐在小说《红岩》中取名源于万州古景

据熊世忠介绍,江竹筠,曾用名江竹君、江志炜、江志伟,人称“江姐”,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镇江家湾人。1948年1月,江竹筠的丈夫彭咏梧在武装暴动中不幸牺牲,江竹筠主动向党组织要求并被派到万县工作,协助下川东地工委联系川东游击队和川鄂边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同年6月14日中午,由于叛徒涂孝文、冉益智的出卖,江竹筠不幸在法院街(原旧址位于一马路两层桥,现已被水淹没)被捕。6月20日,江竹筠等共产党人被押上轮船,解往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关押,直至英勇牺牲。


DSC_5980.jpg

江姐的英雄事迹和光辉形象,通过小说《红岩》及戏剧作品,长期活跃在银幕和舞台上,家喻户晓。该小说还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为流传,受到国外广大读者的高度赞誉,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惜英勇献身的英雄形象,为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DSC_8900.jpg

“在《红岩》中,江姐被作者取名为‘江雪琴’,而这一名字却与万州古八景之一的‘石琴响雪’息息相关。”熊世忠告诉记者,在2005年,四川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讲述了江姐在《红岩》中为什么取名“江雪琴”。《红岩》小说的主要作者罗广斌,为更好地塑造江姐的英雄形象,到万州实地考察,他对江姐战斗过的地方、万州古八景之一的“石琴响雪”感受深刻,经征求并接受著名作家艾芜的建议,以“石琴响雪”之美好寓意,将小说中以江竹筠为原型塑造的主要人物取名为“江雪琴”。


“石琴响雪”即在此次演出的区委大礼堂斜对面,和平广场之下,新建的万安大桥往长江方向约十米左右,三峡水库蓄水后被淹没。


DSC_8348.jpg

万州的红岩英烈多达50余人

熊世忠讲,从相关史料中了解到,1948年6月11日,中共川东临委副书记兼下川东地工委书记涂孝文在万县被捕叛变,出卖并导致下川东地工委所属24名共产党员先后被捕。其中,万县除了江竹筠(女)外,还有雷震、唐虚谷、李青林(女)、黄玉清(女)、陈继贤(女)、张静芳(女)、李承林、唐慕陶、刘德彬、李明辉、黄绍辉、高天柱、廖模烈、周厚楷等14人,开县有杨虞裳、荣世正、颜昌豪、冉思源等4人,云阳有苟明善、师韵文、赖德国等3人,宜昌特支有陶敬之、明昭等2人。


1.jpg

值得一提的是,与可耻的叛徒涂孝文形成鲜明对比:被他出卖而遭到逮捕的下川东地工委所属24名共产党人,全部经受住了酷刑的血与火考验,无一人叛变。”除《烈火中永生》《红岩》作者之一的刘德彬在“11•27”大屠杀时被机枪扫射未击中要害负伤侥幸逃脱、虎口逃生之外,其余23人全部壮烈牺牲。


3.jpg

(图为江姐在万州被捕的地方,“法院街”原旧址位于一马路两层桥,现已被水淹没)


“除了江姐外,万州这个地方还有不少和她一样忠于革命、忠于党,不畏牺牲的共产党员。”熊世忠告诉记者,加上因其他各种原因,万州党组织被捕牺牲的红岩英烈多达50余人,占红岩英烈总数260余人的五分之一左右,江姐正是这些英雄群像中的典型代表。2009年9月,江竹筠被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部、统战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全国评选活动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责任编辑:何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