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民生 时政新闻 科教文卫 城建交通 经济新闻 政法新闻 休闲运动 全球资讯 消费购物
万州新闻网
  日历   闹钟
新闻导航
推荐新闻
一周热点

您的位置:精品万州网址>时政新闻 > 绿野平畴气象新

绿野平畴气象新

2018-07-11 16:49:14   来源:看万州   条点评   复制链接
绿野平畴气象新

一棵棵经过高换改造的红桔树焕发出新的活力;万州国家农业公园,长势喜人的蔬果让人眼前一亮,一项项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成为朋友圈里打卡地;逐渐增多的农产品品牌正以抱团发展之势走向全国……



今年上半年,全区农业农村工作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沿着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品牌建设、农村改革等路径,绘就出了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新画卷。


高换改造,产量倍增,老桔林焕发新生命


在太龙镇大旗村,许多村民像付德明一样,以前守着青山绿水,却过着苦日子。



“我们以前流转了1200亩柑橘树,都是好几十年的树龄,一棵树,外面看起挂果蛮多,其实树冠里果子少得很。”付德明说,加上老树很容易染上褐斑病,为了管护他的两个园子,花了不少功夫。“都知道要改种新品种,可是改什么,怎么改,心里没有底。”


红桔曾是我区重要产业之一,全区红桔种植面积10万亩左右,主要分布在太龙、大周、小周等长江沿线的镇乡,在这些红桔主产地,人均种植面积接近两亩,可谓“家家户户种红桔”。但桔树从整地、看管到采摘都需要大量劳力,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不少村子都是留守老人妇女,难以管护。加之桔树树龄高,病害严重,产量较差,种植效益日趋下滑。


提升传统产业,从去年开始,区里开始实施红桔高换改造工程,通过“砍老换新”,实现红桔产业的升级换代。


付德明算了一笔细账:“新品种探戈明年挂果,只需按期施肥,两三年之后亩产能达到5000斤,按10元/斤计算,1000亩产值就有5000万元。”


付德明的1200亩61330棵桔树,在今年春天全部完成了新生。去年,全区在大周、小周、熊家等多个乡镇,一共“高换”完成了7100亩桔树,而今年的计划目标是8000亩。


这是我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有力探索。素有“七分山水三分田”之称的万州,受限于自然资源条件,传统农业面临发展瓶颈。


如何突破?万州瞄准效益转型,利用山地优势,发展李子、柑橘等经济高效现代农业。仅上半年完成蔬菜播种面积19.7万亩,产量75.8万吨;春茶产量556吨,产值5864万元,全区投产茶园总面积达到2.8万亩,成为茶叶产量的主要增长点。完成中药材定植面积7.5万亩。新建柑橘基地7600亩、伏淡季水果基地3000亩。


抱团发展,打造万州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提起万州,人们熟知的是烤鱼和格格,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自然禀赋得天独厚的万州还是发展农业的一方宝地。古红桔、玫瑰香橙、青脆李、罗田大米等名特优农产品从这里飞向天南海北,带给消费者以舌尖上的“万州味道”。


这些独特的“万州味道”,如何拥有更为广博的产品知名度、美誉度?如何在更大范围占有更丰厚的市场份额?在业内人士看来,答案就在“品牌”二字。


上半年,我区紧紧围绕“334”农业产业体系做优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油、畜禽、蔬菜三大“基础产业”的同时,紧抓“三大主导产业”做强农业品牌,开展标准化示范种植养殖场建设,培育推介出一批叫得响、过得硬、有影响力的农业品牌,截止目前,全区“三品一标”产品达到 104个,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21个,在各地缤纷多彩的农业品牌化建设浪潮中,万州闯出了一条属于独特的农业品牌化发展之路。


另一方面,根据万州现有种植业及养殖业产业结构特点,综合考虑当地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知名度、地域特色、发展潜力等要素,提出优先打造万州玫瑰香橙、万州柠檬、万州青脆李、三峡茶4个区域公用品牌,以展示万州农业品牌整体形象。


为了发挥好万州4个区域公用品牌的引领带动作用,万州实施多渠道农业品牌营销策略。上半年,我区成功举办首届万州玫瑰香橙品牌推介会暨高峰论坛、万州区第三届制茶能手大赛暨地产茗茶斗茶活动等一批品牌推介活动。同时,组织企业积极走出去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第十七届中国(重庆)西部农交会、南京农业嘉年华、第二届国际茶博会等重要农业节会。


品牌的持久健康运行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及经济效益。因此,我区对4个农业公用品牌推行农业品牌自主运行模式,企业品牌要实施企业化推进,区域公用品牌成立了行业协会,由区农委相关站所负责创建维护农业品牌,行业协会负责运营,以市场化运作,对农业品牌实施动态监管,建立万州农业品牌退出机制,一旦企业产品出现问题,将会取消其对农业公用品牌的使用权。


农村改革 激活沉睡的土地资源


仲夏的凤凰茶乡温度适宜,宜人的景色迎来一波又一波的游客前来纳凉赏景。看着眼前红火的景象,廖俊碧也忙得不亦乐乎,浑身充满干劲。


很难想象就在三年前的她还是满面愁容。彼时,廖俊碧上有年迈多病的老人要照顾,下有读书的小孩要抚养,家庭年人均收入仅有2000元左右。


“那时候跟现在没法比——现在,我一个月工资就有2500元。”廖俊碧感慨。


和廖俊碧一样,仅仅三年,凤凰社区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000元激增到13000元!


“蝶变”是如何发生的?


“这得益于太安镇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为突破口,助推全域旅游发展的一系列工作举措。”太安镇党委书记王权英说。


今年,太安镇凤凰社区被确定为全市“三变”改革确定的38个试点村之一。“三变”改革试点工作中,镇里结合凤凰社区实际,编制出精准有效、切实可行的《万州区太安镇凤凰社区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启动凤凰社区总体规划、全域旅游三峡后续扶持发展规划编制,制定出73项具体任务清单、32项重点任务清单、12个重点项目清单。


同时,以太安镇凤凰社区资产管理服务公司为集体资产经营平台,引进重庆市玖凤旅游公司,通过资产、资源、资金入股,联合组建凤凰自来水公司,先后发展出茶乡人家酒店、香羽茶专业合作社等集茶叶发展和乡村旅游为一体的农旅融合综合体,建立起“社区+公司+贫困户”的合股联营经营方式,成功实现固化股权结构和持续分红两个目标。


围绕农村改革,今年上半年,全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稳步推进。已完成334个村、23.4万户、地块面积140万亩,占总面积152万亩的92%。


截至6月底,共有42个镇乡街道、316个村启动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其中42个镇乡街道全部制发《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实施方案》,307个试点村《工作方案》已经上报镇乡街道审批;281个村进入清产核资阶段,其中120个村已经完善资金、资产、资源登记台账;193个村进入成员资格界定阶段,其中93个村已完成成员资格界定。

三峡都市报社全媒体记者 应凤林
责任编辑:胡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