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民生 时政新闻 科教文卫 城建交通 经济新闻 政法新闻 休闲运动 全球资讯 消费购物
万州新闻网
  日历   闹钟
新闻导航
推荐新闻
一周热点

您的位置:精品万州网址>时政新闻 > 山水苏醒 游子归家恒合土家族乡

山水苏醒 游子归家恒合土家族乡

2018-07-10 17:02:55   来源:看万州   条点评   复制链接
山水苏醒 游子归家恒合土家族乡

三年吸引20余名本土人才返乡创业建设家乡


迎着清晨的薄雾,沿着蜿蜒的山路,每次步行十多公里地,从家里走到位于集镇中心的学校……时至今日,这样的场景,还印在恒合土家族乡石坪村村民郎小勇的脑海中。



“离开的人,还能再回来吗?”郎小勇问自己。


年少时的他,拼尽了力气去读书、考大学,只为逃离这片深山,去70公里外的任何一座城市过上舒适、殷实的小日子。谁曾想,当后来梦想成真、在成都创出一番事业、创办公司的他,却成为整个恒合土家族乡石坪村返乡创业、带动村民致富的领头人。


  起因,来源于恒合土家族乡党委、政府的多次相邀。



海拔1000余米的石坪村,坐落在鸿凤山脚下,与湖北恩施仅一河相隔。郁郁葱葱的树林掩映中,幢幢民居静静依卧在大山环抱之中,一座天然巨石,因外形象一个石桶得名“石桶寨”,孤傲地矗立山顶,盼望着远方的来客……这个拥有原始风景的深山小村,多年来却面临农民收入微薄、村集体资产为零、“空心化”现象严重等问题。


  最冷清的一段日子里,村里仅剩下了200来户人家。那时候,郎小勇每每在村里徘徊,看着日渐落败的老宅,须发花白的老者,他的内心特别失落。要知道,全村登记在册的有近2000人,若是时光倒转二三十年,这里也曾出现过遍地炊烟、集体劳动的热闹景像。


  “离开的人,还能再回来吗?”郎小勇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


   近些年,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深入,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宽敞平坦的盘山公路修到家门口,农业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乡村旅游成为人们重要的休闲度假方式。这些改变,郎小勇看在眼里。但当乡党委、政府的人第一次找到他寻求合作,表明“来意”时,他却婉拒了。


“这么一个穷山沟,真的会有人来吗?”郎小勇不相信老家有这样的吸引力。



那之后,村干部又与郎小勇打起了“亲情牌”,不时邀请他小聚,旁敲侧击地给他做思想工作,同时积极争取从区到乡各级政府在土地流转、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及资金扶持。最终,郎小勇被打动了。


2015年,郎小勇的“石桶寨”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启动了;2018年,村里上千亩的火参果、草莓、脆红桃、西瓜等特色水果陆续投产……小村庄,就这样被唤醒了,同时被唤回的,还有村民对于家乡的自信与自豪。


   三年时间,在乡党委、政府的积极引导下,20余名像郎小勇这样曾在发达地区开拓事业的本土人才回流乡村,为乡村振兴注入宝贵的人力资源。


27岁的退伍军人扶永川,放弃在城市的工作,带着妻子回到老家,开辟20余亩撂荒地,种植起了中药材;80后创业女青年赵静把自家老房子改造后,办起了特色客栈,借“暑”卖“凉”,每年收入有十来万元;在建筑行业里摸爬滚打十余载的“老板”何华明,返乡带动100户村民重拾黄花产业,稳步增收;而那些由村民用古法炮制的豆腐乳、腊猪蹄、果酒,以及各家自种的高山大米和蔬菜,也成了游客争相购订的紧俏货品。


在乡村振兴实践中,恒合土家族乡的绿水青山,正源源不断带来“金山银山”——遍地开花的家庭农场、星火燎原的乡村旅游,以及融合发展的绿色产业,正转化为小乡发展新的竞争力。

三峡都市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倩 通讯员 张金 崔洪平
责任编辑:胡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