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导航
推荐新闻
一周热点
一段时间以来,地处三峡库区的云阳等多区县频频发生“刮刮奖”骗局,致使部分市民掉进骗子精心设计的圈套,从而损失巨额钱财。针对此类频发的诈骗案件,近日,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布了一起典型案例,揭露了不法分子施展骗术的真相,提醒广大市民小心防范,不要轻易相信各类中奖信息,切记天上不会掉馅饼的古训。
男子中“刮刮奖”圈套损失6万元
家住湖北省仙桃市的90后男子樊某原本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但由于其养成了高消费的不良习惯,每月的工资基本不够开销,于是,缺钱用的樊某便想方设法去挣钱。2015年11月的一天,樊某得知散发“刮刮奖”卡片不仅来钱快,而且挣钱也多。可樊某加入后却发现,刮刮卡是虚假中奖,实则诈骗,但为了捞钱樊某没有退步。
樊某加入凡某(另案处理)等人组织的诈骗团伙后,按照分工前往全国各地广泛散发印制含有虚假中奖信息的“刮刮奖”卡片,并以收取公证费、个人所得税等名义,让相信中奖的被害人将上述费用汇至指定账户,然后派人前往不同的银行网点将赃款取出,交给老板凡某按比例分赃。
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期间,樊某受指派后,先后五次前往四川省、重庆市、湖南省、江西省等地散发“刮刮奖”卡片,非法获利4万余元,同时,樊某受指派从银行网点取诈骗款近40万元,个人按比例分赃1万多元。
2015年12月25日,云阳县居民向某一不小心中了樊某散发的“刮刮奖”圈套,其信以为真中了一等奖后,为了领取上百万元的巨额奖金,向这个诈骗团伙指定的账户汇入公证费、个人所得税6万余元。当天,樊某即在湖北省武汉市将钱全部取出。居民向某汇出领奖的相关手续费后,却一直不见回音,才发觉上当受骗,立即报警求助。随后,云阳警方又陆续接到了市民受“刮刮奖”诈骗的报案。
云阳县境内连发的“刮刮奖”诈骗案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视,立即调集精干警力展开侦破。经过一段时间的多方侦查,警方掌握了湖北省仙桃籍男子樊某有重大作案嫌疑的线索,随后,云阳警方向仙桃警方发出了协查警情通报,并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在樊某的老家将其抓获归案。警方审查掌握,樊某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后五次前往四川省、重庆市、湖南省、江西省等地散发“刮刮奖”卡片,诱骗20多人钱财数十万元。
警方查清案件后,移送检察机关向法院提起公诉。云阳县法院审理后认为,樊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伙同他人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多次骗取公民钱财,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据此,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樊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二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责令樊某退赔涉案被害人经济损失。
法官提醒市民应防范“刮刮奖”骗局
承办此案的法官称,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设下各种中奖陷阱,诱使市民上当受骗,邮寄信件中奖、广撒伪造的刮刮奖卡片便是常见的骗术。据此,法官告诫广大市民: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轻易相信各类中奖信息。
法官结合频发的此类案例分析指出,从骗子所邮寄的信件、刮刮奖卡片的中奖率来看,实际上每封信中的兑奖单及卡片均可刮中大奖;只要被害人与指定电话联系后,对方就设下连环套,称要想领取该奖品,必须将“公证费”“个人所得税”“手续费”“税费”等打入指定银行账号,从而骗取大量钱财。
从此类案件的发案原因来看,此类案件的作案成本低,作案对象不特定、人数众多。犯罪嫌疑人往往通过邮局大批量向全国各地不特定对象邮寄信件、广撒伪造的刮奖卡片,由于作案成本低,只要在众多的作案对象中有极少数人上当受骗,都能给犯罪分子带来可观的利润,因而这也是此类案件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
据此,法官提醒,各地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市民也要提高警惕,千万不要贪图小便宜盲目轻信,如有异常要及时报案。
记者 向贵平 通讯员 周怡
责任编辑: 周晓瑜
男子中“刮刮奖”圈套损失6万元
家住湖北省仙桃市的90后男子樊某原本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但由于其养成了高消费的不良习惯,每月的工资基本不够开销,于是,缺钱用的樊某便想方设法去挣钱。2015年11月的一天,樊某得知散发“刮刮奖”卡片不仅来钱快,而且挣钱也多。可樊某加入后却发现,刮刮卡是虚假中奖,实则诈骗,但为了捞钱樊某没有退步。
樊某加入凡某(另案处理)等人组织的诈骗团伙后,按照分工前往全国各地广泛散发印制含有虚假中奖信息的“刮刮奖”卡片,并以收取公证费、个人所得税等名义,让相信中奖的被害人将上述费用汇至指定账户,然后派人前往不同的银行网点将赃款取出,交给老板凡某按比例分赃。
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期间,樊某受指派后,先后五次前往四川省、重庆市、湖南省、江西省等地散发“刮刮奖”卡片,非法获利4万余元,同时,樊某受指派从银行网点取诈骗款近40万元,个人按比例分赃1万多元。
2015年12月25日,云阳县居民向某一不小心中了樊某散发的“刮刮奖”圈套,其信以为真中了一等奖后,为了领取上百万元的巨额奖金,向这个诈骗团伙指定的账户汇入公证费、个人所得税6万余元。当天,樊某即在湖北省武汉市将钱全部取出。居民向某汇出领奖的相关手续费后,却一直不见回音,才发觉上当受骗,立即报警求助。随后,云阳警方又陆续接到了市民受“刮刮奖”诈骗的报案。
云阳县境内连发的“刮刮奖”诈骗案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视,立即调集精干警力展开侦破。经过一段时间的多方侦查,警方掌握了湖北省仙桃籍男子樊某有重大作案嫌疑的线索,随后,云阳警方向仙桃警方发出了协查警情通报,并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在樊某的老家将其抓获归案。警方审查掌握,樊某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后五次前往四川省、重庆市、湖南省、江西省等地散发“刮刮奖”卡片,诱骗20多人钱财数十万元。
警方查清案件后,移送检察机关向法院提起公诉。云阳县法院审理后认为,樊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伙同他人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多次骗取公民钱财,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据此,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樊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二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责令樊某退赔涉案被害人经济损失。
法官提醒市民应防范“刮刮奖”骗局
承办此案的法官称,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设下各种中奖陷阱,诱使市民上当受骗,邮寄信件中奖、广撒伪造的刮刮奖卡片便是常见的骗术。据此,法官告诫广大市民: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轻易相信各类中奖信息。
法官结合频发的此类案例分析指出,从骗子所邮寄的信件、刮刮奖卡片的中奖率来看,实际上每封信中的兑奖单及卡片均可刮中大奖;只要被害人与指定电话联系后,对方就设下连环套,称要想领取该奖品,必须将“公证费”“个人所得税”“手续费”“税费”等打入指定银行账号,从而骗取大量钱财。
从此类案件的发案原因来看,此类案件的作案成本低,作案对象不特定、人数众多。犯罪嫌疑人往往通过邮局大批量向全国各地不特定对象邮寄信件、广撒伪造的刮奖卡片,由于作案成本低,只要在众多的作案对象中有极少数人上当受骗,都能给犯罪分子带来可观的利润,因而这也是此类案件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
据此,法官提醒,各地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市民也要提高警惕,千万不要贪图小便宜盲目轻信,如有异常要及时报案。
记者 向贵平 通讯员 周怡
责任编辑: 周晓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