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导航
推荐新闻
一周热点
家乡变得越来越好时,外出是否依然是农民工的选择?2月1日,万州区组织开展的回引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宣传活动,首站来到郭村镇,目的就是“促进转移就业,支持返乡创业,助力增收脱贫”,为家乡社会经济发展添力。
对返乡农民工来说,“内迁”成为他们的发展趋势。“你过完年还回外地打工吗?”记者在活动现场,见到一位刚从浙江回来的老杜,郭村镇柏木村人,他今年56岁,外出已经8年多了,在浙江一家通讯公司从事通讯设备维修工作,月薪4000多元,有社保。在宣传台前,他仔细了解万州的用工信息并不时提问咨询相关用工情况。
“8年了,每年都像候鸟样飞来飞去,有些倦怠了。”在外地接受了一点“文化熏陶”,老杜说话有点文采。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17年6月,他原来带在浙江身边的两个儿子,都回来了,在双河口还办起了一家塑料制品加工厂。“春节过后,我选择留在万州,如果有合适的工作,还想做点事。”他说,实在有困难就跟儿子一起,把厂办好。
对年轻的外来工来说,外地城市不再是最大的诱惑,“人不出门身不贵”的光环也正在逐渐淡去。在接受记者采访的10多位返乡务工者中,有8位表示,比起外地有些地方,万州虽有差距,但近几年家乡发展也不错,愿意回来找工作就业或创业。
“从火车站的人流量就可以看到,这几年到深圳的人少了很多”,罗健是郭村镇八羊村人,今年25岁,中职毕业后到广东,7年间,打工的城市从东莞换到广州,直至深圳。初到深圳时,火车站外全是人,不像现在可以走来走去。目前在一家化工企业跑一线业务的他,准备年后就回深圳办离职手续,下一站就回万州。上半年回家与同学相聚后,他感觉“家乡机会多,同学也多”。
首站的宣传活动,吸引了1800多名村民或返乡农民工前来领取宣传资料,或者打探万州家乡的企业用工、薪酬待遇、工作环境等情况。
三峡都市报社全媒体记者 丁靳 通讯员 梁源
责任编辑:范晴
对返乡农民工来说,“内迁”成为他们的发展趋势。“你过完年还回外地打工吗?”记者在活动现场,见到一位刚从浙江回来的老杜,郭村镇柏木村人,他今年56岁,外出已经8年多了,在浙江一家通讯公司从事通讯设备维修工作,月薪4000多元,有社保。在宣传台前,他仔细了解万州的用工信息并不时提问咨询相关用工情况。
“8年了,每年都像候鸟样飞来飞去,有些倦怠了。”在外地接受了一点“文化熏陶”,老杜说话有点文采。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17年6月,他原来带在浙江身边的两个儿子,都回来了,在双河口还办起了一家塑料制品加工厂。“春节过后,我选择留在万州,如果有合适的工作,还想做点事。”他说,实在有困难就跟儿子一起,把厂办好。
对年轻的外来工来说,外地城市不再是最大的诱惑,“人不出门身不贵”的光环也正在逐渐淡去。在接受记者采访的10多位返乡务工者中,有8位表示,比起外地有些地方,万州虽有差距,但近几年家乡发展也不错,愿意回来找工作就业或创业。
“从火车站的人流量就可以看到,这几年到深圳的人少了很多”,罗健是郭村镇八羊村人,今年25岁,中职毕业后到广东,7年间,打工的城市从东莞换到广州,直至深圳。初到深圳时,火车站外全是人,不像现在可以走来走去。目前在一家化工企业跑一线业务的他,准备年后就回深圳办离职手续,下一站就回万州。上半年回家与同学相聚后,他感觉“家乡机会多,同学也多”。
首站的宣传活动,吸引了1800多名村民或返乡农民工前来领取宣传资料,或者打探万州家乡的企业用工、薪酬待遇、工作环境等情况。
三峡都市报社全媒体记者 丁靳 通讯员 梁源
责任编辑:范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