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民生 时政新闻 科教文卫 城建交通 经济新闻 政法新闻 休闲运动 全球资讯 消费购物
万州新闻网
  日历   闹钟
新闻导航
推荐新闻
一周热点

您的位置:精品万州网址>政法新闻 > 捂紧“钱袋子”,远离非法金融

捂紧“钱袋子”,远离非法金融

2018-01-25 16:52:13   来源:看万州   条点评   复制链接
小编刚刚打探到,

万州非法金融活动在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

高发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



以下信息一定要牢牢记住,

才能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非法金融活动到底有哪些特点呢?

以高额回报为诱饵,

吸引他人投入本金换取高息是非法集资犯罪的主要特点。

如,被告人允诺的年化收益少则百分之四五,

多则百分之十几、二十几,

有的甚至达到百分之六七十,

远高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存款或理财利息。

(ps:这是不可相信的。)



还有就是公司化运作的欺骗,

去年起诉的非法集资案件中大多数被告人都设有公司,

有的在经营中因资金不足遂以高息为诱饵非法吸收资金;

也有一些是被告人为实施犯罪而设立“皮包公司”,

实质上无实体经营。

这些公司有具体的经营场所、

完备的组织架构、一定的工作人员,

层级较多、分工明确,

甚至在全国各地设有分公司或营业部,

对社会公众的欺骗性很大。



小编悄悄告诉你,

现在的骗术也在与时俱进,

通讯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

铺设实体网点,

发放宣传单、打电话、口口相传等方式进行宣传,

线下吸收资金,

依然是非法集资的常见形式。

与此同时,

一些非法集资开始由线下向线上升级转型,

借助互联网开展宣传、销售、资金支付和归集。

如搭建P2P网贷平台,并开发APP应用程序,以最大限度网罗投资人。



值得注意的是,

中老年群体是被骗重要对象,

因为,中老年人一般有固定的养老金和一定积蓄,

但因很多人对金融、法律知识了解不多,

极易轻信低风险、高回报等虚假宣传。

有的被告人即看中老年人的这种特点,

专门选择在公园、菜场等中老年人较多的场所散发广告,

或专门针对中老年人游说宣传吸引投资款。



这么多骗术,到底怎么办呢?

区打非办提醒,

社会公众要提高防范意识,

擦亮眼睛,保持警惕,

筑牢防范非法集资侵害的第一道防线。



拒绝高利诱惑,理性选择投资渠道。

切勿轻信“高回报、无风险”的承诺。

正规的投资产品收益和风险成正比,收益越高风险越大。

对于“高额回报”投资项目,

要对照银行存款利率和普通金融产品的回报率冷静分析,

明显偏高的投资回报多数情况下是投资陷阱。

此外,中老年群体是非法集资活动的重要目标人群。

作为子女要时常关心父母,加强与父母的沟通交流。

当老人大额财产消费或投资时要及时给出中肯意见,

保护好父母的辛苦钱、养老钱。



把握非法集资本质,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看融资合法性,投资之前,

应当查看融资有无批准文件,

查询融资企业的注册资本、经营范围、

是否受过行政处罚、是否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等信息资料,

全面掌握情况,理性作出判断。

还要看宣传方式。

对于面向公众普遍撒网式宣传,

不关心投资人是否是合格投资者、有无风险识别能力,

不进行任何风险提示的投资项目,应当保持警惕等。



了解金融创新基本知识,远离不靠谱的投资平台。

一要清楚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

二要清楚网络借贷平台的中介性质。

三要清楚涉互联网金融活动不得非法吸收公众资金。



一定要记住,记住,再记住。

如果不幸以投资者身份参与了非法集资,

若想最大程度挽回损失,

就要及时到公安机关报案,

并尽可能提交相关合同、银行账户交易记录、

互联网电子数据等与非法集资组织者往来的材料。

案件越早进入刑事诉讼程序,

涉案财物就可能越早得以查封、扣押、冻结。

这类案件经过审理,

如果认定构成犯罪,判决生效后,扣押的涉案财物会返还集资参与人。

如扣押的涉案财物不足全部返还的,按照集资参与人的集资额比例返还。



三峡都市报社全媒体记者 汪佳

责任编辑:胡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