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传媒网讯(记者 黄玉保)“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助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近两年来,万州区着力推进国有企业深层次改革,以改革增强动力、激发潜力、释放活力。记者6月28日获悉,今年一季度,全区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06亿元,绝对额排名全市区县第1位。
增强动力——助力国有企业“轻装”上阵
据了解,为让国企改革的综合成效更好地服务万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万州区第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将原分散在区级有关部门、单位的252户国企整合重组为25户区属一级企业,实现1000亿元企业国有资产的统一监管,为全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认真对标国务院及重庆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行动要求”,以实施深化国企改革行动为契机,紧扣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盯解决突出问题,增强改革的针对性,进一步推进全区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围绕“一区一枢纽两中心”建设,推动区属国企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严格控制管理层级,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引入中央企业、各省市地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优质战略投资者,推动适配条件好的区属国有企业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成熟一个推进一个。鼓励优势企业以IPO为抓手,实现经营资产证券化,提高国有资产增值率。开展重点亏损子企业专项治理,推进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全面完成公司制改革和“空壳”企业出清,解除包袱,增强动力,提高改革综合成效,助力国有企业轻装上阵。
激发潜力——机制体制优起来“活起来”
“以更坚强的决心、更坚定的意志、更大的力度纵深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万州区进一步健全完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分类分层管理市场化薪酬分配制度,全面推进用工市场化,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探索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推进形成反应灵敏、运行高效、充满活力的市场化经营机制。
同时,进一步推进深化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全面实行清单管理,加强监管制度体系建设,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调整优化三峡平湖、三峡资本和经开公司总部职能定位及管控模式,有效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功能作用。健全监管责任体系,完善“三重一大”报告制度,明晰审批备案工作流程,规范国资运行体系,深入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建设智慧国资监管系统,提高监管质量和效率,激发国企发展潜力,让国有企业机制体制进一步优起来“活起来”。
释放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节节高”
通过不断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全区国企改革逐步走深走实,国企高质量发展活力被释放、运营效率进一步提高,实现高质量发展“节节高”。截至2020年末,区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169.4亿元,同比增长13.8%,2020年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均位居全市区县第1位;今年一季度,全区国企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06亿元,绝对额排名全市区县榜首。
区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万州区将打一场国资国企改革攻坚战,做强做优做大万州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増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充分发挥国企在优化产业结构、畅通循环、稳定经济增长中的引领作用,在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市“一区两群”和全区“一区一枢纽两中心”建设中,担负起更大责任、实现更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