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网址 | 百度 三峡传媒 凤凰网 区政府网 万州公交网 万州台直播 万州吧 腾讯 三峡都市报 大河票务 机票查询 重庆台直播 更多网址

点滴真情盈馨香 最是初心能致远——龙都街道大塘边社区党委用心用情做居民的“贴心人”和“知心人”

2021-5-28 10:07:53 三峡传媒网 [撤稿纠错] 条评论

社区干部慰问辖区困难群众


三峡传媒网讯(记者 黄玉保 文/图)阳光正好,风儿不燥。坐在自家门前,64岁的龙都街道大塘边社区居民包良会一边忙着做家务,一边哼着歌谣,幸福的笑容在脸上流淌。


“社区干部真心为我们这些老百姓着想,现在生活不愁,有时间还能去锻炼一下身体,安逸得很。”包良会告诉记者,几年前,他患上重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生活困难,社区干部多次上门了解情况,不仅为他办理了低保、申请了公租房,隔三差五还会送上慰问金和日用品,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其实,包良会的故事只是大塘边社区党委用党建服务群众,从实处发力、向深处扎根,把对初心使命的坚守体现到为民服务的具体实践中,用心用情做群众的“贴心人”和“知心人”的一个缩影。


开辟“两课” 确保全体党员学习“不掉队”


近日,大塘边社区党委书记张兴胜与工作人员一道来到居住在公租房小区的87岁老党员向士丰家中,为他送上红色书籍,送上暖心慰问,并向老人详细介绍了当前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相关情况。向大爷动情地说:“我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无法参加集中学习,感谢你们及时给我送来了精神食粮,党组织没有忘记我,使我从心里头感到温暖。”


据了解,为确保党员教育实现“一个也不掉队”,针对流动党员多的问题,大塘边社区充分利用QQ、微信等平台及时开辟“线上党课”,开设了“党史百年”“我为群众办实事”等专栏,发布推文上百篇,每周精选党史学习教育小知识推送手机微党课,覆盖社区89名党员。此外,各基层党支部通过党员微信群、学习强国交流群等开展“网上学习”“指尖交流”,定期在群内发送必学清单、活动计划和学习资料,满足流动党员随时随地学习的需要。


同时,抽调理论知识扎实的党员和社区干部入户进家,为高龄、行动不便的党员上“流动党课”,以大白话、唠家常、摆龙门阵的方式定时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并将《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及党史学习资料送到他们手中,确保每位党员拿到手、学到位。截至目前,通过“线上党课”“流动党课”累计开展促学、帮学活动2000多次,推动社区党员、流动党员教育全覆盖、零距离。


擦亮“底色”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以前,想反映个事情,要办个啥子手续,需要跑好几个部门,恼火得很,现在好了,直接在家门口的服务中心一次性就能搞定,真的非常方便!”大塘边社区居民谭群由衷地说。


“探民心、收民情,才能解民困,只有把居民群众的困难诉求、意见建议摸准、摸清、摸透,工作才更有方向。”张兴胜介绍,为真正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近几年来,大塘边社区从强化党组织阵地建设和党员活动阵地着手,新建260平方米一站式党群服务中心,增添6个居民快捷办事窗口,落地推行“一站式”服务模式,有效解决群众办事难、怕办事、办不成事的问题。


同时,以小区、楼院、楼栋为基础,打造“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党建架构,把党小组建在楼栋里,将社区划分为10个片区,由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担任片长,以50-200户家庭为单元,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新模式,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真正实现让“为民服务”成为基层党组织的鲜明“底色”,增强和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党旗插到网格上,群众有需要的时候,就有党支部党员的身影;实行“党员干部带头、在职党员参与、普通党员主动的“三帮”模式,社区80多名党员与6000户群众结成“对子”,深入群众中,让沟通更高效,路径更通畅,党群有温度,围绕群众诉求随记民情民生,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居民的诉求和困难,将为民服务的理念渗透到日常工作的一点一滴中去。


仅近一年时间,解决群众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500余件,真正实现了党组织与居民群众“无缝对接”。


延伸“触角” 打造文明实践“前沿阵地”


“需要协商解决的问题,社区居民在这里议一议;社区要推行新的举措,大伙在这里听一听;党和政府出台新的理论方针,社区党委在这里讲一讲。”三牧小区年逾八旬的老党员张绍林告诉记者,社区党委以“双亮”为抓手,在小区附近的火车站精心打造“有温度、会说话”的千米党建文化长廊,营造浓郁党建氛围,发挥红色党建引领作用。同时,在小区“双亮”点开辟“三牧议事厅”,以多元化、接地气的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不仅有效发挥了居民的自治作用,同时切实把各种矛盾和问题解决在最基层。


“服务群众、造福群众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党员干部用心用情做群众的贴心人和知心人,才能和群众打成一片,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张兴胜告诉记者,为坚持在文明实践服务中凝聚群众,社区主动把党建工作的“触角”延伸到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主战场,发动党员当先锋、树标杆、做表率,推进基层党建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度融合,打造文明实践“前沿阵地”,以志愿服务为主要方式、以党员及社区干部为主体力量,因地制宜开展“我们的节日”、理论宣讲、文明创建等经常性活动1000余场次,让文明实践更接地气、更聚人气。同时,充分利用社区活动阵地,成立舞蹈、太极拳及秧歌腰鼓等6支各具特色的文体队伍,建立社区文化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带动社区文明实践提质增效,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点滴真情盈馨香”——大塘边社区党委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最是初心能致远”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