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向韬)每年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昨日上午,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举办了“5·18国际博物馆日”暨中国文化遗产月系列主题活动,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的平台,呼吁大家关注历史,参与文化遗产保护。
据了解,国际博物馆日源于1977年,旨在增强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促进各国人民更加紧密交往,发挥博物馆在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中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国际博协,随后每年均围绕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组织相关活动。
在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接待中心,一场精彩的主题表演在这里进行,馆内讲解员朗诵诗歌《致敬红色万州》,让大家重温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传递榜样作用,传承红色基因。万州区空竹协会会员进行了“传承非遗文化,弘扬中华文明”——空竹表演,让公众进一步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此外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还举办了《丹青绘巴山 翰墨写蜀水—巴渝名家书画展》《万州区文物保护成果展》《“龙门二十品”清代拓片展》等展出,希望大家关注历史,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其中,《“龙门二十品”清代拓片展》展出了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魏碑书法的代表作。
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负责人表示:“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恢复与重塑’,我馆围绕展陈内容和社教活动两个板块,策划了‘5·18国际博物馆日’暨中国文化遗产月系列主题活动。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搭建起博物馆与公众沟通的平台,充分发挥博物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