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川剧《峡江月》在万州大会堂精彩上演
剧中人物奋力划桨
舞台上精彩演出
谭继琼演绎剧中人物江小月
10月20日晚,伴随着经典川剧唱腔的响起,大型原创川剧《峡江月》首场演出在万州大会堂精彩上演。动人的剧情、精彩的演出,让现场掌声如雷,观众连连称赞。
A 现场
精彩演绎,掌声不断
“峡山高,云遮月,峡江千年,唱圆缺;但得天清地明时,天清地明时,皎洁最是峡江月……”当晚七点半,经典优美的川剧唱词在万州大会堂响起,川剧《峡江月》首次立上舞台与观众们见面。
《峡江月》通过描述民国年间发生在万州南门口码头“望江客栈”老板娘江小月,与转运抗战物资的船伕水老大的悲壮恋情故事。故事将一群小人物的悲欢怒喜与国家的兴衰存亡紧密对位串联,并以洗练质朴、生动鲜活、跌宕起伏的艺术感染力和人物塑造,涉入戏剧结构搭建和角色品性塑造之中。
富有感染力的川剧高腔、幽默诙谐的台词言语、简约却写意的舞美、感人肺腑的故事情节让观众们沉迷其中。每当演绎到精彩部分时,热烈的掌声在场内久久回荡。现场从白发老人到时髦青年,无不为《峡江月》精彩的编排、精湛的表演折服。
B 声音
精彩川剧大戏引市民好评
今年67岁的李继军是一位资深的戏剧爱好者,今天这场演出他看后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自己痴迷戏剧已经三十多年了,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川剧《鸣凤》和《白露为霜》的上演,每次观看让他感到非常惊艳,如今时隔多年能再次欣赏到万州本土打造的大型川剧,感到非常激动与兴奋。
“因为看过《鸣凤》和《白露为霜》,所以对该剧的舞美不怎么惊艳了,但仍然觉得非常的美。唱词的改编创作、唱腔的咿呀婉转、角色身体语言及各种表情的塑造、服装的设计、道具的摆放位置、简约背景的色彩衬托、群戏人物的疏密变化、现场乐团配乐、音响控制、灯光造型等,此剧每一个细节都做得很棒。”李继军说,如果后面还有该剧公演,他还会继续来看,多看几遍不嫌多。
“在观看之前,我完全没想到川剧能演得这么精彩,我家13岁的小孩观看后都说这戏比大片电影还好看。”同样在现场观看的市民董庆华说,这次带着全家来看此川剧,感觉不虚此行,全家人都拍手称好,大家都说观看此剧后,对川剧有了一定了解、感受到了川剧无与伦比的魅力,下次如还有类似演出,他们全家还会集体来观看的。
C 背景
延续“中国戏剧·万州现象”的川剧大戏
据了解,《峡江月》是著名编剧郑瑞林最新一部原创戏剧力作。该剧总导演由任庭芳担任,他是国家一级演员兼导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四川省川剧理论研究会丑角艺术委员会主任。此外,任庭芳也曾参与万州川剧《鸣凤》的导演工作,对于万州的川剧工作也较为熟悉。另外,第二十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三峡川剧团谭继琼团长领衔主演该川剧。
《峡江月》剧目一共经历了9次剧本研讨会议,除此之外还召开了多次音乐、舞美、造型、服装等讨论会,其中在重庆市创作中心召开了2次专家座谈研讨会,由区文旅委组织了7次剧本研讨会。2019年8月正式更名为川剧《峡江月》,被重庆市列为2020年的重点文艺资助项目。
十年磨三戏,部部都经典。这部全新打造的川剧《峡江月》,与之前的万州原创川剧《鸣凤》《白露为霜》塑造了不同身份、不同遭际的民国三女性,构成民国题材川剧三部曲。重庆三峡川剧艺术研究传承中心十年磨三戏,体现了传统戏曲直面现实生活的有益探索和创新实践。力争把该川剧大戏打造成为三峡库区叫好又叫座的经典保留剧目,为延续“中国戏剧·万州现象”做出贡献。
记者 向韬/文 侯本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