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株茶树,
连接着群众的致富道路;
一块块田地,越来越具有“科技范儿”……
这个季节,
走进太安镇,
一幅产业蝶变、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在眼前渐次展现。
沿太安场镇朝河堰村一组而下,
步行不到5分钟,
就到达了河堰村标准化茶叶种植基地,
一眼望去,满地都是绿,
大片茶苗在高温、热浪中茁壮成长。
这大片茶田,
是去年10月,
河堰村新发展的产业,
基地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
建成投产后可年产茶300余吨,
产值达到500万元。
河堰村标准化茶叶基地,
只是太安镇近年来发展的山地高效农业产业之一。
近年来,太安镇坚持“三峡田园,和美茶乡”全域旅游品牌定位,采取“以茶兴旅”、“以旅促文”融合发展方式,先后培育“十里荷塘、百亩花园、千亩茶园、万亩田园”等20个农旅融合景点,“春采银针、夏享康养、秋品美食、冬观云雾”等文旅融合产品小有名气,初步建成三峡库区“乡村旅游首选地”。
同时,聚焦绿色发展,培育特色生态产业。发展“茶、米、果”三大山地高效型产业,在凤凰社区、河堰村发展5000亩“三峡银针”有机绿茶标准化基地,在长乐、柏弯等5村对1.5万亩优质稻提档升级,发展伏淡季水果1500亩、柑橘300亩、雷竹100亩以及优质油菜基地720亩。
如今,
再看凤凰山上,
特色产业尽显五彩斑斓。
走进太安镇柏弯村张家岩院子,
但见道路干净整洁,
每家每户的房屋前都被鲜花、绿草装点着。
鸡鸭统一归栏喂养,
路边盛开的串串红花与大小不一的鱼塘
形成乡村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这,或许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吧。
村民陈刚家的庭院,
算得上是村里的“佼佼者”:
民居前,
一大片怒放的串串红,
给人一种喜庆的感觉。
房屋一侧,
各种绿色植物摆放成一排,
一些废弃的瓶子挂在竹竿上装点起来,
与那一口鱼塘相互辉映,
甚是相得益彰。
让人不禁感叹,
这真是一幅“推窗见绿、出门赏景、起步闻香”的美丽图画。
人居环境整治以来,太安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调动农户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引导群众结合农耕文化,就地取材,在村庄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院落“美化、亮化、绿化”。同时引导建立5支示范队伍,集中打造10个美丽院落村级示范点。通过一周一通报,一月一推进,一季一评比,一年一总结,评选培育打造各村(居)清洁户、最美院落。
下一步,
太安镇将以“双亮”活动为契机,
通过美丽庭院重点打造相结合,
让太安乡村的“脸”越变越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