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网址 | 百度 凤凰网 三峡传媒 区政府网 万州台直播 重庆台直播 腾讯 网易 新浪微博 新浪网 淘宝 万州吧 更多网址

罗小成:传承非遗剪纸艺术 弘扬民俗文化魅力

2019-07-23 12:01:04 三峡传媒网 [撤稿纠错] 条评论


罗小成教孩子学剪纸


记者 吴雅娇 通讯员 章权 文/图


采访罗小成并不容易,一是他认为自己目前“做得不够,不宜宣传”,二是他很忙,在这之前,他已婉婉拒绝了10余家媒体的邀请。


近日,在他的恩师余鲁和应安华先生的“撮合”下,记者终于与他有了零距离接触。


罗小成是重庆市万州区中加友谊小学一名美术教师,学校美术学院聘请他作为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教师。


不仅如此,罗小成还是重庆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重庆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非物质文化遗产“罗氏剪纸”传承人。


别看他年纪轻轻,他用一把剪刀剪出了多项大奖哩!


钟情艺术 勤耕不辍


罗小成出生在一个艺术之家,他的爷爷、父亲都会剪纸。


罗小成两、三岁时,大人剪纸,他都在一旁津津有味地看着,也拿着废纸学着剪了起来。


在他8岁那年,父亲正式教他剪纸,除了接受罗氏剪纸的正常教习之外,一有空他就会不自觉地用手比划、用废纸练习。


在上小学时,他常拿着他的剪纸作品向同学们展示,作为礼物送给他的小伙伴们,很多人都希望得到他的一张剪纸作品,老师和同学也称他为“剪纸先生。”


当他上高中时,由于他有剪纸爱好,他又学起了绘画。


在他十八岁那年,他考入重庆三峡学院美术专业。


大学四年,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罗小成系统地学习了美术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技艺,陈和莲、余鲁、崔毅等教授见他在剪纸方面很有悟性,而且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也经常鼓励他,并给他讲授艺术与做人的道理,让他的艺术天赋得到了进一步展现。


罗小成时刻铭记着老师的话:“艺术要体现地域特色,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正是这样,他注重将博大精深的三峡库区文化、特色鲜明的巴渝文化和现代绘画技艺精髓融会贯通于剪纸艺术中,剪纸技法日益纯熟。


渐渐地,他的作品主题凸显、底蕴深厚,神采飞扬。其代表作《水浒108将》《清明上河图》等。


大学毕业后,罗小成通过考试成为巫溪县塘坊镇中心小学一名美术教师。


大宁河的山水,进一步滋生了罗小成的艺术灵感。面对连绵不绝的巍巍群山、清澈见底的江水;面对那斑驳的校舍,面对那些可爱的山里娃,他感受到了艺术与生活不可分割的联系。他沉下心来,认真思考,仔细观察,捕捉生活中的每一处精彩,并融入到剪纸艺术之中,创作出了很多洋溢着生活气息和饱含文化底蕴的作品。


节假日,他走遍了巫溪的山山水水,访遍了当地的民俗文化艺术工作者,充分吸收当地文化,创作了系列作品《灵山十巫》。有人称,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弥补了巫溪巫文化有名无形的空白,被应用于2013年巫溪县春节灯会,得到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


在课堂上,罗小成以高超的剪纸技艺赢得了学生的热烈欢迎,结合创作和教学中的实际,他撰写了多篇论文,提升了理论研究水平。他的教学论文多次荣获巫溪县教育论文评比优秀奖。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功夫不负有心人。


罗小成艰辛的付出,收获了累累硕果。


近5年来,他参加了十余次各级各类剪纸艺术节展览活动,并获大奖。


他的剪纸作品《水浒传》和《灵山十巫》先后在第三、四届中国剪纸艺术节暨第二、三届蔚州国际剪纸艺术节上荣获银奖和铜奖;油画作品《凝思》在重庆市第十六届美术书法摄影展上获三等奖;2013年,作品《顾大嫂》被中国剪纸艺术博物馆收藏;2016年荣获重庆市手工编织技能大赛剪纸制作项目第一名。《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中国文明网、重庆晚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先后对其报道;2018年,重庆电视台还对他进行专访,重庆三峡学院还为他拍摄了纪录片《剪纸先生》。


这些,极大地推动了剪纸艺术特别是万州罗氏剪纸艺术的弘扬和传承。


罗小成在2014年被确认为万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罗氏剪纸”传承人,2016年“罗氏剪纸”成功入选重庆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4月,罗小成被评选为首届“万州工匠”;2018年,罗小成被评为重庆市“巴蜀青年工匠”,并荣获“重庆市岗位能手标兵”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