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016年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6号),“用5年左右时间,全面清查并处理建成区违法建设,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2016年7月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关于印发城市建成区违法建设专项治理工作五年行动方案的通知》(建规〔2016〕142号),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违法建设专项治理工作。2014年10月24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出台《重庆市查处违法建筑若干规定》(渝府令〔2014〕282号)。2015年8月3日,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出台《关于贯彻落实<重庆市查处违法建筑若干规定>的实施意见》(万州府发〔2015〕14号)。
2015年以来,万州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违法建筑整治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按照“严控新增、消化存量、遏制势头、建立长效”的总体部署,完善工作机制、落实一线责任,重拳出击、全力整治违法建筑,取得阶段性成效。
全区查违工作有力有序推进,三年多来,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共消除新增违法建筑13.93万平方米
区委区政府对查违工作高度重视。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部署全区违法建筑整治工作,听取查违工作进度汇报,研究重大案件处置工作。在实施过程中,我区每年都制定年度《违法建筑整治工作方案》,规划、国土、城市管理等执法部门严查违法建筑,各镇乡街道建立台账、锁定目标、克难攻坚、狠抓落实,全区查违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在控制新增违法建筑的同时,区查违指挥办组织有关街道、镇乡对城市规划区130平方公里范围内存量违法建筑逐一登记造册,制定了《万州区违法建筑五年整治计划(2016-2020年)》,按照“集中成片整治”的原则开展存量违法建筑整治工作,2017年至2018年重点整治城市主干道、城市窗口地区两侧违法建筑和城市建设重点区域的拆违工作,启动滨江一号、北滨熙岸等小区违法建筑分类处置。
三年多来,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共消除新增违法建筑13.93万平方米、新增违法建筑及时消除率从2015年的50%提升到95%以上,拆除(或整治)存量违法建筑115万余平方米,占五年整治目标任务的65%;其中,拆除违法建筑92万余平方米,占整治总量的80%。城市规划区外小产权房得到根本遏制,叫停了39个在建违法建设项目,计划建筑面积约112万平方米,实际减少新增违建总面积约70万平方米以上;国土卫片执法交办的疑似违法用地图斑从2015年的1183件下降2018年的约300件,发现的新增违法用地违法建筑逐年减少,2016-2017年间只有16件。
城区重点整治区域见成效,拆除28条主干道两侧违法建筑,城市窗口区域功能得到恢复和增绿扩绿
——清理主次干道乱搭乱建恢复原貌
全区启动了天城入城大道、万川大道、白岩路等28条主干道两侧第一排房屋范围内的违法建筑整治工作,其中,结合全域综合整治工作,已完成城市主次干道两侧地面临街违法建筑的拆除工作,共拆除违法建(构)筑物17.2万平方米。
周家坝街道率先作为,开展天城入城大道周家坝立交至高铁郦景段的整治工作,同步实施楼顶、地面违法建筑拆除,恢复了临街建筑原貌,已实施完成7个小区18个楼栋的拆违工作。
牌楼街道按照“先主干道、后次干道、再小区”的方式,梯次推进对地面违法建筑的拆除,2017-2018年共拆除违法建(构)筑物4万余平方米。
——城市窗口区域突出功能恢复和增绿扩绿
城市窗口区域也是违法建(构)筑的的重灾区,万州港区、和平广场万安桥下、高笋塘、福斯德等区域,占用消落带、占用绿地、占用人行道等行为屡禁不止。为此,区政府下大力气进行了整治,组织数次大规模行动,将上述区域违法建筑进行了拆除。
和平广场万安桥下乱搭乱建严重,经过拆除违法建(构)筑物、新建小游园,扩展了和平广场的公共空间;
2017年12月20日凌晨,区政府牵头、高笋塘街道具体组织实施,区城市管理局等单位密切配合,对万三中围墙旁私自搭建多年的经营性违法建(构)筑进行了拆除;
2018年10月22日起,相关单位再次组织对福斯德环道及百盛广场周边违法建筑进行拆除,两次拆除后新建了部分绿地、恢复了人行道;
——小区整治侧重恢复公共空间和分类处置
全区已启动滨江一号、江南第一城、北滨熙岸、翠湖澜郡、锦江金都、金泉阳光、汇景园等11个小区违法建筑整治工作,重点是拆除占用绿地、楼顶等公共空间的违法建筑,整治占用采光井、挑建阳台、搭建露台等违法建筑,规范防盗网、露台雨棚等设施设置;同步开展对新交房入住小区的装修规范设置,防止出现新增违法建筑。
截止目前,滨江一号小区已拆除违法建筑50户5226平方米,整治违法建筑200户1500余平方米,正在持续推进存量违法建筑的分类处置工作,在保障已入住业主部分功能性生活设施的前提下,将继续拆除占用绿化、楼顶等公共空间的违法建筑。
——拆除违法建筑工作助力城市重点工程建设
违法建筑是城市的毒瘤,不仅破坏城市形象,更影响规划建设的实施。在违法建筑清理整治过程中,万州区将城郊结合部作为重点区域开展清理,并结合城市重点工程建设,推进影响规划实施的违法建筑的拆除工作。在龙溪大道拆迁、高铁北站拆迁等重点工程中,对阻碍工程建设的违法建筑实施了强制拆除,有力推进了城市重点工程建设。
严格控制全区范围内新增违法建设,逐年消除城市规划区内存量违法建设
查违工作任务艰巨,必须保持高压态势,下一步,查违工作将以“严格控制全区范围内新增违法建设,逐年消除城市规划区内存量违法建设”为目标,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全面清查并处理城市规划区存量违法建设,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营造良好的生态、生活、生产空间,将抓好一批重点工作。
——对新增违法建设“零容忍”。围绕新增违法建设百分百发现、百分百制止、百分百处置的目标,充分运用卫星图片图斑发现新增违法建筑,快速处置新增违法建筑;按照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违法建筑整治工作的通知》(渝府发[2016]12号)规定“从发现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消除新增违法建设”,真正做到发现在初始、消灭在萌芽。
——集中成片整治存量违法建筑。存量违法建筑整治以城市规划区内为重点,以居住小区、社区管理网络或道路网格等为基本单元,采取集中成片整治的方式扎实有序推进。首先,推进已发布《公告》的小区、城市主干道的整治工作;其次,结合全域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地面违法建筑的拆除工作;第三,结合城市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推进成片拆违工作。
——创新推进违法建筑整治。一是加快推进存量违法建筑分类处置,拆除违法建筑与没收违法收入同步开展;二是结合城市品质提升行动,探索实施老旧房屋楼顶“平改坡”,解决“蓝帽子”问题和漏水问题。
——完善工作机制,开展“无违小区”创建。一是规范城市规划区内已征闲置国有土地的管理;二是开展“无违小区”创建,规范建筑立面管理。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下一步,我区将继续以“严控新增、消化存量、遏制势头、建立长效”为目标,依法查处违法建设行为,坚决打击违法建设领域涉黑涉恶势力,持续强力推进违法建筑整治工作,进一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和内涵,营造良好的生态、生活、生产空间。相信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各地各部门的齐抓共管下,在广大市民的监督参与下,久久为功、持续用力,查处违法建筑工作,必将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