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网址 | 百度 凤凰网 三峡传媒 区政府网 万州台直播 重庆台直播 腾讯 新浪微博 新浪网 网易 淘宝 万州吧 更多网址

万州区地名文化片《流逝的乡愁》-06故城环城路

2019-03-19 11:12:37 万州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 [撤稿纠错] 条评论


本集主讲:

杨洪露  万州区规划设计研究院   万州区地名专家库成员。


环城路,徙治江北之后的万州故城

这里,地处黄金水道,位列十大港口;雄踞川东门户,正当水陆要津;上束巴蜀沃野,下扼荆楚咽喉。为川东、鄂西、陕南、湘西、黔北地区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更是这里的人们走出封闭天地、走向外部世界的必经之路。自此,一场场威武雄壮的活剧在这里拉开帷幕,轮番演绎!

我手指的方向是北面,长江水由西南向东北方向流来,苎溪河由西向东汇入长江,长江在此奔流东去。万州古城就建在北有靠山,南面江河,玉带缠绕的一个极佳之地。从公元553年建城开始,这个地方就是万州的州、县衙门,以及近代史上两次置市的所在地。


这一段城墙,就是被长江已经淹没的古城的城墙,移植在这个地方的。

万州古城像一个葫芦,有三道城门。为什么只有东、南、西三道城门,而没有北门呢?因为万州是一座山城,北面高,东、南、西都与江河相连。我们这个城墙,老百姓还不叫它城墙,叫堡坎。高出城墙的地面还要把它削掉,建设道路和房屋。这就是我们这座古城最有特色的地方。

万州这座古城,民居主要有吊脚楼和传统院落。在万州开埠以后,来自下江一带的有钱人家,纷纷在万州建宅院。所以,万州后来的一些宅院,尽管布局是中国传统院落的形式,但在门头、窗饰等部位上,又采用了西方古典建筑的一些元素,成了中西结合的一类建筑。

三峡工程建设以后,原来的县衙门、后来的市政府就搬迁了。



(万州区地名普查办、万州区民政局、万州区社会工作协会联合摄制)

(撰稿 编导:骆仁新 文字编辑:杨华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