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装满水的池塘里,
鱼儿游来游去。
池塘边,
一棵古树盘根而立,
枝繁叶茂,
在两旁鲜花的映衬下,
显得格外美丽。
这里,
就是甘宁镇楠桥村的古树别院。
前些年,
楠桥村还是个不知名的小村子,
没啥出奇的地方。
可现在情况却大不相同了,
因为古树别院,
楠桥村被广为熟知。
看着红红火火的村庄,
作为楠桥村的“当家人”,
村党支部书记喜笑颜开。
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
村里的党员干部、
村民群众都充满了干劲儿。
楠桥村的华丽转身,
成为甘宁镇基层党组织
引领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如何推动乡村振兴,
甘宁镇在实践中,
充分结合实际,
紧紧抓住基层党组织这个关键,
找准结合点,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
提升基层党建引领力,
推动基层党建与农村发展的深度融合,
初步构建了
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局面。
对此,
甘宁镇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
坚持党组织引领,
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推进农村集体资产量化确权
和股权化改革,
盘活农村集体闲置资产,
激活集体经济发展潜力。
积极推广
“支部+公司+农户+合作社”模式,
发动农民通过土地入股、
资产资源入股等方式,
让农民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
数据显示,
目前全镇已流转土地3.5万亩,
流转率达57%。
大力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为实施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已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20余家。
玫瑰香橙基地达到了1.3万亩,
蔬菜基地6000亩。
建立了以效益粮油为基础,
玫瑰香橙、设施蔬菜、
特色花卉、名优小水果、
名特水产为支撑的
“1+5”产业体系。
农业的快速发展,
也催生了甘宁镇建立外销渠道的步伐。
目前,
全镇建成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10家,
农村淘宝网店2家,
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000余人次,
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30人。
甘宁镇坚持党组织推动,
以党小组为单位,
以党员示范户为旗帜,
深度参与全域环境整治。
实施“绿满甘宁”行动,
在村旁、宅旁、路旁、水旁
栽植各类苗木花卉2万余株。
评比整洁院落50个,
整洁庭院200家,
改造卫生厕所1500户。
“五级联动”
垃圾清运处理机制运行良好,
生活垃圾治理率达到了95%以上。
推行“河长制”,
辖区河库及岸边水文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同时,积极培育乡风文明。
坚持典型示范,
以楠桥村古树别院为标杆,
撬动各支部“比学赶超”
建设生态美丽家园。
以“区级十佳新乡贤”
杨真权党员为楷模,
带动全镇人民传承弘扬甘宁文化,
不断提振农村精气神、
增强农民凝聚力、
孕育社会好风尚。
以举办“千年甘宁,最美一瞬”
摄影大赛、
水果采摘节、花卉艺术节等
活动为契机,
感召全镇人民讲文明树新风。
为此,镇里充分运用党建引领,
助力群众生活富裕,
结合脱贫攻坚,
引导各种要素向贫困对象聚集,
把贫困对象的内生动力
和外部帮扶有机结合,
不断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
摆脱贫困的能力。
建立巩固脱贫成果长效机制,
确保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
漫步在洁净的院子主干道上,
旁边农田里的庄稼正吐露新芽,
一旁的农居白墙青瓦,
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
犹如一幅田园美景。
“要是以前,
村里房子破旧,
垃圾成堆,十分脏乱,
哪个还有兴趣出来散步哟……”
楠桥村村民肖一碧说,
如今村里修了排水沟,
粉刷了墙,安装了垃圾箱,
整个院子真是大变样。
改变缘何而来?
缘于党组织的引领。
各基层党组织牵头建立完善村规民约、
开展文明村落、整洁庭院、
党员示范户、
文明家庭评选活动为载体,
倡导村民人人争先进、
家家讲文明的良好社会风尚。
同时,
完善无职党员轮职参事
和村民议事规则,
让普通党员和老百姓自己
“说事、议事、主事”,
充分享有各项政策的知晓权、
村务管理的监督权、
重大事项决策的参与权,
让全镇人民成为
实施乡村振兴的“主人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