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办的学生创客活动
三峡传媒网讯 (记者 李勇 文/图)近日,由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2018年重庆市校园文化、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系列展示交流与培训活动”在南川区举行。来自重庆市各区县代表近500人参加了会议。
万州区红光小学副校长段雪蓉代表学校在本次活动中做了题为《“三自教育”特色课程的建设与实施》的发言,与会代表给予了高度评价。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吴家平在交流发言时表示,红光小学一直围绕“三自教育”进行探索和研究,理清了“自我教育、自能学习、自主发展”三者的关系,界定了“三自教育”的核心要素和培养目标,探索出自我教育管理模式、自能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三自教育”特色学校正在逐步建成。如今,学校又致力于构建课程体系、开发课程内容、探索实施策略等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这是深化课程改革,凸显办学特色的又一重要举措。
二十年来,红光小学坚持“让每个红光人主动和谐地发展”的办学理念,凸显“三自教育”办学特色,确立培养具有“红光气质,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育人愿景。“三自教育”中“自我教育、自能学习”是手段、是途径,“自主发展”是终极目标,旨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近三年来,学校进一步展开深化研究,探索“三自教育”特色课程建设,围绕“三自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以“主动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为导向,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分块实施,立体呈现,精心设置了“33618”的课程体系结构:“3”指“自我教育、自能学习、自主发展”3大课程价值,“3”指包含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特色课程”3级课程,“6”指包含了“高尚德行、健康生活、经典传承、思维敏锐、多元发展、世界眼光”的6大课程维度,“18”指拟定了18个课程模块,共设置了55种学科科目。希望通过这样多元、开放、立体、自主的课程,让每个孩子体味不同课程带来的不同滋养,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选择机会和自由成长空间。“自我教育、自能学习、自主发展”3大课程价值涵盖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特色课程。以“统合、融合、整合”三原则使国家课程校本化,以学生的需求开发校本课程。学校每天安排十五分钟实施“自主十分钟”课程,按计划由学生自主安排实施。同时,安排星期三下午半天的时间,采取教师走班、学生走班的形式实施部分校本课程,让学生学习有兴趣,特长有发展,能力有提升,丰富“核心素养”内涵。
积极打造“三自教育”特色课程,课程建设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及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推进学校的特色发展。依托课程建设,学校科研成果丰硕,十余项教学研究成果荣获各级奖励,其中两项成果荣获重庆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一、二等奖;《我们的自能卓越课堂》出版并获得区级教研成果一等奖。同时,学校作为特色发展的典型、素质教育的示范,依托名师工作室带教、城乡学校结对等形式,将“三自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先后有国内外30余批次的学校和单位到该校考察学习,“三自教育”的思想和方法被库区城乡学校借鉴,影响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