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对蚊进行分类计数
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挂诱蚊灯
“嗡嗡嗡”每到夏秋季节蚊子就开始频繁出没,成为许多人的“心头大患”。扰人的蚊子不仅影响大家休息和工作,被其叮咬后还瘙痒难忍。最重要的是,蚊子还能传播很多疾病,危害民众身体健康。因此,防蚊灭蚊工作不容忽视。你想知道平常骚扰你的蚊子有哪些吗?它们有哪些特点?又该如何防蚊灭蚊?快来看看万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的权威解答。
分布
万州主要有5种蚊子
夏天除了高温,可能最让人讨厌的就是蚊子了,在我们身边都有哪些蚊子呢?记者从区疾控中心了解到,分布在万州的蚊子主要有5种,分别是白蚊伊蚊、致卷库蚊、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和骚扰阿蚊。
区疾控中心疾控科科长罗超介绍,每种蚊子习性不同,常出现的地方也不同,市民可根据地点大致判断出是哪种蚊子。据了解,骚扰阿蚊主要分布在猪圈、牛圈等环境较差的地方;中华按蚊主要出现在农田,可传播疟疾;白蚊伊蚊也就是市民常说的“花蚊子”,一般白天活动,常见与绿化地带、小型水提,不仅具有很强的攻击性,还可传播黄热病、登革热等疾病;三带喙库蚊则常见于人房、池塘等地,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媒介;另外致倦库蚊在“污水型”环境中生存,多夜间出没,也是传播乙脑的“凶手”。
据了解,蚊子传播的疾病非常多,对人类健康危害很大。罗超提醒市民,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对于保障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千万不要忽视。
数据
万州今年6—7月蚊子数量较去年同期多
日前,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联合中国天气网首次推出的“全国蚊子出没预报”,据该地图当时显示,重庆成为了蚊子的“重灾区”。进入夏季以来,万州也有不少市民表示感觉今年的蚊子比去年多。那么,事实是这样吗?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记者从区疾控中心了解到,城区蚊密度监测主要采用诱蚊灯法监测,月份为每年的4至11月,以捕获的雌蚊数计算密度。去年6月城区蚊密度为2.83只/(灯•夜),今年同期为6.92只/(灯•夜);去年7月城区蚊密度为1.67只/(灯•夜),今年则上升到6.42只/(灯•夜)。从数据上可以看出,今年万州城区的蚊子确实比去年多了不少。罗超介绍,这是因为今年夏季雨水较多,空气湿度大,而且雨后易让很多地方形成积水,而这些积水就为蚊子孳生提供了条件,所以今年蚊密度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
“我国大部分地区蚊子集中出现在6月至9月,万州蚊子出没的高峰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和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罗超介绍,气象条件与蚊子的生长繁殖关系密切,研究表明,当气温在25℃——30℃时,蚊子繁殖最快。提醒市民在这期间,要注意防范蚊虫叮咬。
防治
消灭蚊子应先清理积水
罗超介绍,蚊子幼虫孳生于有水的环境,蚊子幼虫经蛹羽化吸血后须寻找地方栖息,一般地讲,蚊喜欢在隐蔽、阴暗和通风不良的地方栖息。消灭蚊子,最重要的是要先治理水,清除家里的积水容器。
建议市民经常检查家里的盆盆罐罐,注意不要有积水。坛檐里的水最好是每天进行更换,也可在水中加点盐,防止蚊子孳生;如果是大型假山、水池、水塘可在里面放养鱼类,能起到灭蚊的作用。同时,要注意个人和环境清洁卫生,餐厨和生活垃圾尽快扔掉。另外,安装纱窗、蚊帐等也是有效、安全的防蚊办法。
提醒
这些人很容易“招蚊子”
“我是O型血所以蚊子特别喜欢咬我”“肯定是我身上太香了所以老被蚊子咬”……生活中经常听到关于蚊子的这些说法,对此,罗超表示,蚊子更青睐于哪种血型目前还没有科学依据,但一些特殊气味确实能引导蚊子找到“猎物”。蚊子对呼吸频率较较快、出汗多、新陈代谢快、化浓妆以及经常喝酒吃肉的人“情有独钟”,蚊子会依据这些气味信息来挑选目标,但并不是所有人的信息都会被蚊子接受,在一定范围内,“信息”越强的目标,越容易被它们锁定。
另外,由于蚊子具有趋暗性,穿深色衣服及肤色偏黑的人比一般人更容易招蚊子。建议外出活动时避开蚊子活动的高峰时间,穿浅色的宽松衣裤比较容易避开蚊子的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