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学生溺水事故发生,确保学生安全和校园稳定,昨天,记者从万州区教委获悉,市教委、市综治委将于5月25日至6月25日,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开展以“预防溺水,从我做起”为主题的防溺水教育宣传月活动。
据了解,24日上午,2018年防溺水教育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在重庆市第三十七中学校举行。全市各区县(自治县)教委(教育局)安全工作分管领导、安全稳定办公室负责人,学生代表近2000人参加活动。启动仪式后,市教委还召开了学校安全管理暨预防溺水工作推进会。
会议要求,各地、各校、各单位应当高度重视,充分认识保障学生生命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增强做好学生预防溺水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工作合力,努力保障学生生命安全。
要建立“五项机制”,切实加强防溺水安全管理。
一是建立防溺水排查整治机制。各地各校每月对校内水域和学校附近河流、水库、山塘及学生上下学必经路段等重点水域,组织1次涉水安全隐患拉网式排查,在危险水域设置安全警示标牌或安全隔离带、防护栏。
二是建立防溺水联防联管机制。明确各区县、乡镇人民政府的属地领导责任和各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加强与乡镇、村社的沟通配合,召开联席会议,研判防溺水工作形势,解决存在问题。建立预防溺水网格化管理体系,落实日常巡查制度,真正形成联防联管、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
三是建立防溺水长效教育机制。构建防溺水“五个1”长效教育机制。即:每学期召开1次专题家长会,提醒家长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离校后的安全监护;每周五放假前,要组织观看1次预防溺水专题教育片;每天放学前,要对学生进行1次预防溺水安全提醒;暑假期间,要安排班主任每周与学生家长联系1次,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提醒家长注意加强安全监管;要给每位学生印发1封防溺水倡议书,经学生和家长签字后反馈学校存档备查。
四是建立防溺水惩戒教育机制。完善校规校级,对私自下河游泳的,学校应当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五是建立防溺水督查问责机制。加强对相关部门及各级各类学校防溺水工作督查督导机制,定期、不定期地对防溺水工作开展督导检查。健全考核奖惩激励机制,把防溺水工作纳入对区县有关部门、学校年度考核。造成较大以上溺水安全责任事故的,将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通报,并严格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会议强调要全力做好2018年防溺水教育宣传月活动。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加强防溺水宣传工作,强化防溺水家庭监管责任,加强多部门联防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