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民生 时政新闻 科教文卫 城建交通 经济新闻 政法新闻 休闲运动 全球资讯 消费购物
万州新闻网
  日历   闹钟
新闻导航
推荐新闻
一周热点

您的位置:精品万州网址>科教文卫 > 龙驹深山里有座精美的“佛系”庭院 传承百余年仍保存完好

龙驹深山里有座精美的“佛系”庭院 传承百余年仍保存完好

2018-04-10 15:09:07   来源:看万州   条点评   复制链接
龙驹深山里有座精美的“佛系”庭院 传承百余年仍保存完好

在万州区龙驹镇向东村2组,有一座历史悠久的百年老宅——谭家院子。走进老宅,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油然而生。驻足在青石板铺就的院落里,满眼是雕刻精美的板壁、古朴大气的石雕,耳边萦绕着的则是老房子第四代后辈谭尚政和一直热心于老院落修缮的王其学老先生娓娓道来的故事。


保存现状:雕梁画栋今犹在

阳春时节,记者一行沿着蜿蜒的林间山路行驶,一路行进穿梭在青山绿水之间。汽车沿着龙驹陡峭的山路盘旋而上,又迂回转折最终行驶到一个崇山环绕间的山坳间,这里名叫幺台子,古地名为五凤池,取周围山势五马归槽之意。


下车后,山坳中一间青砖青瓦的大型院落映入眼帘,这便是谭家院子了。


“谭家院子由两个四合大院组成,分东院和西院。”王其学老先生介绍,这座大院总建筑面积达6455.5平方米,共有房屋116间,两个四合院内天井两边有支楼、内房等。


记者从半山坡上观察,谭家院子是合院式布局,砖木结构,硬山式屋顶,远远就看见大门门楣上“考聲在阿”四个色彩有些浅淡的大字,而山墙上开设着两扇精致的圆形石漏窗,墙面绘制着精美的彩绘。


走进大门,踏入天井,便是视线开阔的大天井,天井以整齐平整的青石板铺地,四四方方,显示着古时讲究的天圆地方的理念。


从天井望向四周建筑,房屋下半部分为基石,视线顺石条而上,便是精细雕刻的木质门窗格扇。院内的柱、梁、檩、椽、房内板壁虽显得陈旧,部分至今仍保存完好,窗棂门楣均雕刻着精致图案,一下子就可以看出主人昔日的辉煌、荣耀与富足。透过雕梁画栋的谭家院子,仿佛能看到当时民间的艺术时尚与风格。


院子饱经风霜雨雪,历经历史的变迁,走进它,仿佛触摸得到那些让人跌宕的气息,也仿佛可以穿梭进飘飘缈缈似凝似散的岁月尘烟,仿佛能够倾听它向世人诉说自己那段辉煌的过往。


追忆历史:富甲一方的举人之家

在谭家院子大门两侧,各有一个雕刻着古代吉祥物麒麟的图案方形石墩。在古民居中,门前石墩更具备象征意义,它的数目形状显示着屋主的地位和官阶,通过石墩就能了解对方家所从事的行当。


方石墩,即箱形,象征书箱,所以文人家宅大门两侧的门墩根据传统做成箱形;圆石墩,即鼓形,象征战鼓,所以武官家宅大门两侧的门墩根据传统做成鼓形。


谭家院子的方形石墩昭示着主人文人的身份。在当年修建谭家院子的谭氏后裔那里,我们可以听到大院最初主人的传奇故事。


“当年曾祖父谭大俊(号永斌)是一位举人,曾经经营铁厂发家,后又分管万州长江南岸片区房屋、土地买卖的契约审批工作。”78岁的谭尚政回忆道,1912年,谭大俊辞去工作后归乡故里,用了8年时间,建造起这座四合大院。


再次担任分管土地方面的工作后,谭家院子不仅自住,还成了办公地点。“相当于一个小衙门,一个县级的办事处,周边老百姓修建房屋、买卖契约等,都要到这个院子来批手续。”


土改之后,院子也不再是只住着谭姓,除谭尚政仍居住在这里外,大院先后住进了11户村民。随着房屋的老化,政府也为村民置换了新房,如今,村民们已渐渐搬离。


高高的庭院,仿佛在跟人们讲诉着曾经的辉煌,百年前,这里是何等的繁忙,又有何许文人墨客到访,门前的石墩早已磨的光滑,风雨上百年,它可是见证?


悠悠禅意:尘飞不到,这座院落很“佛系”

佛系是近年一个网络流行词,该词的含义是一种看透尘世、看淡一切的活法和生活方式。


参观老院落的过程中,记者在其中一个四合院进门正厅屋阶檐石廊上,发现刻有“尘飞不到”四字。


短短四字,道尽了房主人谭大俊的心灵追求和生活态度。


“尘飞不到”四字作何解?


宋代诗人朱继芳诗云:“尘飞不到处,山色入芒屦。”


宋代诗人李震作词道:“楼据湖山背。倚高寒、尘飞不到,越山相对。老月腾辉群动息,独坐清分沆瀣。更满听、潮声澎湃。醉里诗成神鬼泣,景苍凉、又在新诗外。浑忘却、功名债。凭谁妙笔能图绘。羡中郎、前身摩诘,宛然心会。拈出清宵无限意;半幅溪藤光怪。方信有、人间仙界。云淡天低奇绝处,笑僧殊、未识丹青在。留此轴,夸千载。”


在四川青城山上清宫门前,一副对联描绘道观环境道:“境入上清,半点红尘飞不到;坛开无垢,满天花雨散香来。”


诗、词、对联,对“尘飞不到”的描绘就是红尘沾染不到的一方净土。


或许我们可以试想,在当年谭大俊的心中,徜徉龙驹镇深山里的这一方天地,就如同进入娴静的仙界,忘却红尘俗事;贵地无污垢,洁净唯美。


“身在红尘外,心居水云间”,这是无数文人墨客渴望超然物外,浑然忘我的最高境界。在这座山居中,谭大俊实现了世人渴望幽居一处田园,坐拥一溪静水,种下半亩花田,以一颗平常心坐看云卷云舒的心灵追求。


启动修缮:被评为重庆市优秀历史建筑

“在万州保留谭家院子这种如此完好得非常少,这是难得的文化遗产。”作为土生土长的龙驹人,王其学多年来为保护这座老宅曾四处呼吁,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从而保护和传承好祖先留下的不多的文化遗产。


2016年12月,谭家院子被评为万州区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4月,谭家院子被评为重庆市优秀历史建筑。


“谭家院子是研究巴渝地区清末传统民居的典型实物。”王其学称,这对研究万州清末民国时期民居建筑艺术、文化、风俗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历经百年风霜,由于年久失修,谭家院子院内有的房间早已破损,一些柱梁出现倾斜,针对谭家院子,万州区文化委以及相关部门将启动修缮计划,恢复其原貌。


据了解,完成修缮后,谭家院子将对外开放。届时,万州的市民朋友们便可以前来参观,细细咀嚼这坐百年大院的悠悠禅意。



三峡都市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娱静
责任编辑:何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