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民生 时政新闻 科教文卫 城建交通 经济新闻 政法新闻 休闲运动 全球资讯 消费购物
万州新闻网
  日历   闹钟
新闻导航
推荐新闻
一周热点

您的位置:精品万州网址>科教文卫 > 六年磨一剑 电报路小学江南中恒校区快速崛起

六年磨一剑 电报路小学江南中恒校区快速崛起

2018-02-09 11:35:20   来源:看万州   条点评   复制链接



——电报路小学江南中恒校区快速崛起纪实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2011年9月,电报路小学江南中恒校区正式招生行课,成了我区小学“名校办分校”的第一块试验田。该校区位于江南第一城,是一所现代化全日制小学。

六年风雨兼程,历经沧海桑田,中恒校区在各级部门、各位领导、各界朋友的支持、关心下,终于化蛹成蝶、凤凰涅槃。漫漫育人路,迈出了坚定扎实的第一步。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让孩子平等地享受优质教育,中恒人始终不忘初心、义无反顾。

白手起家,废墟起宏图

电报路小学江南中恒校区由江南新区划拨土地,北京中恒房地产公司出资兴建。学校占地28亩,建有校舍8000平米,绿地率达30%,校园开阔大气,环境优雅,布局合理,办学条件优越。学校现有教学班22个,学生1184人,教职员工70人。

回想2011年办学之初,学校除了教学楼、厨房、厕所,功能室操场等都亟待完善。学生只有在狭小的内坝做操集合、跑跑跳跳,踢踢足球、打打篮球成了孩子们的奢望。

在各方的支持与配合下,中恒公司加快了建设进度。塑胶球场、篮球场、乒羽球场相继建成;校区公路白改黑;园林绿化增加了面积,增加了植株;梯道上下纵横,宽敞通达;美术室、音乐室、卫生室、实验室、劳技室、微机室、门卫室或新建、或改造,设施齐全,运行良好;校园安保系统全面升级,达到国标。上万册图书上架,智能借阅系统投入使用,学生在这里尽情吮吸知识的阳光雨露;厨房改扩建工程顺利竣工,实现了全校师生在餐厅同时就餐,抬饭抬汤到教室就餐的艰苦日子一去不返,学生安全得到了保障、校园卫生得到了改善;多媒体实现了班班通、教室内能上网、能查阅,极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大型学术报告厅设施一流,功能齐全,多次承办各型会议、各级赛课活动;各房各室都安装了空调、饮水机,师生纳凉取暖、饮水等问题迎刃而解;课桌凳木改胶基本完成,学生坐着更加舒适;校园文化基本成型,走廊文化、梯道文化、柱头文化交相辉映,既美化了校园,又彰显了教化功能。

硬件设施的逐渐完善,极大的改变了中恒校区的办学条件,为校区发展,师生学习生活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通过六年建设与完善,硬件提档升级,一座恢弘大气的崭新学校巍然屹立于长江南滨,与电小总部隔江相望,犹如两匹健硕的骏马,扬鞭奋蹄,并辔而行。

狠抓教学,成绩步步高

教学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我们办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六年来,中恒校区一年一台阶,六年跻前列,硕果累累,可喜可贺。

师资队伍百家争鸣。2011年,教师8人;2017年,教师56人。教师中,现有三峡学院硕导1名,市级名师1名,市级骨干教师1名,省市级优秀教师2名,区级骨干教师12名,区级优秀教师23名。研究生学历4人,本科学历47人。黄德喜名师工作室、杨清军名师工作室相继成立,充分发挥知名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师资水平由量变到质变,一个敬业乐教,治学严谨,育人有方的教师团队业已形成。

教育教学教研百舸争流。中恒教师勤恒博专,中恒所取得的一系列成绩,是所有教师辛苦耕耘、砥砺前行所取得的成果。

六年来,教师获得各级各类奖项125人次;学生获得各级各类奖项1500多人次;在《三峡都市报》《作文大本营》《少年先锋报》等刊物发表作品40余篇。四年级的向健熙同学雨中为保洁阿姨撑伞的故事一经见报,感动万州、感动中国,被各大媒体誉为“最美爱心少年”;二年级10班的冯浩天同学,在三峡医院拾得钱包,内有大笔现金,辗转送还失主,这是邻县农民的救命钱,最后滚烫的感谢信、大红的锦旗都送到了学校,满实满载的都是正能量。

2016年春,区教委首次将中恒校区与城区各大老牌名校一起,独立考核,综合排名进入前12名;2016年秋,进入前8名;2017年春,喜获第6名,其中数学第4、科学第1。

各类活动百花齐放。每期的“让每个孩子捧着奖状回家”,覆盖了每一个学生;“六一表彰活动”评优奖先,立起了标杆、树起了榜样;足球、篮球、围棋、联箫、排箫、电子琴、金钱板、线描画、小记者、乒乓球、童声合唱、播音主持等特色课程,发掘孩子潜能,培养学生特长;校园歌手大赛,意在挖掘艺术细胞,培养“明日之星”;运动会、10公里拉练旨在锻炼身体,磨练意志;“走进滨江路,清理卫生角”让学生爱清洁、爱环保;走进特教中心,让孩子滋生朴素的人道主义和人性关怀。语文、数学、英语的学科核心素养竞赛是学生展示基本功的大舞台。三周年庆典、六周年庆典是对办学成果的大搜索、大检阅。

从活动中来,到活动中去,孩子是活动的主人,活动是孩子的天地。人人参与,重在参与,一次活动,一次提升、一次反思,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到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人格更加健康、性格更加活泼,视野更加开阔,一举多得,一举多赢,今后还要更多、更好……

快速崛起 秘诀有三个

中恒校区之所以能取得这么显著的进步,有以下几点原因:

教师爱生如子,爱校如家,不甘人后,孜孜以求,竭尽全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比如班队课,各班精心设计课题,组织排演;比如读书会、故事会、演讲会总是好戏连台、引人注目;再比如班级烹饪、手抄报比赛、精彩一句话、我爱写诗歌、百家讲坛等班级特色栏目更是博人眼球、五彩缤纷。这里面凝聚了老师们的多少心血、精力和汗水?没有对学生,对学校、对教育事业的拳拳爱心,何能至此?

比学赶帮氛围浓厚。年级组内,互相听课,互相说课,追求更高更好。课件、资料年级共享。语文、数学、综合学科的校内赛课如火如荼,精彩课堂不断呈现。磨课、评课不出虚招、不打诳语,不同意见针尖麦芒,但结果是共同进步,善莫大焉。

中恒教师最爱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六年来,我们共外派到重庆、南京、北京、上海、山东、广东等地学习培训共70余人次;他们把最前沿、最实用的教育教学方法带回来,扩大推广,在中恒扎根;老师们在万州区内听课不计其数,向兄弟学校学习,也是一条提升的捷径。全体教师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办公室争奇斗艳。积极撰写读书笔记、经验论文,在混乱中找出秩序;在实践中提炼理论,让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中恒人不但喜欢走出去,也善于请进来。六年来,我们邀请各类专家到校讲学20余人次,不但涉及安全知识、疾病预防、青春期健康等常规课题,也包括学习力、执行力、教学策略、科研方法、思维导图、核心素养等前言领域。学校定期举办的“南山讲堂”,成为了各类学术思想激烈碰撞的阵地。

结语:走过山高水长,一路筚路蓝缕,终迎春暖花开。这里没有豪言壮语鼓涨虚劲,没有华丽辞藻粉饰太平,只有默默无闻、脚踏实地。只要我们捧着一颗心一直坚守;只要我们沿着一条路一直行走,撸起袖子加油干,俯下身子踏实干,甩开膀子使劲干,百年电小的金字招牌就会在锦绣江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