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高笋塘院区。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高峰院区(效果图)。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国本路院区。
这是一个令人十分振奋的消息:2023年2月初,经重庆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正式并入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两家医院整合为一体,由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直管、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直属,开启了医院新征程上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A
拉开新格局 “一院三区”呼之即出
为优化区域医疗资源布局,按照做大做强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疗集团的发展规划,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还将在万州经开区高峰园区建立一所占地206亩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目前,一期工程征地拆迁已经完成,即将动工。
整合后,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形成了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高笋塘院区、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国本路院区和高峰院区“一院三区”的新格局,总占地259亩,其中,国本路院区和高笋塘院区总占地面积约53亩,建筑面积10.7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380张;高峰院区编制床位1400张,总建筑面积28万多平方米。
“三个院区”发展各有侧重,相互补充和完善。国本路院区重点强化急诊诊疗服务能力,按照现代医学模式,打造内外科学科群,形成以微创、介入治疗系列为主;高笋塘院区立足传统医学,提升儿科、口腔诊疗服务水平,进一步凸显中医、皮肤及科研教学优势;高峰院区立足市属医院格局,结合智慧医院、美丽医院等现代医院相关要求,建设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养老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打造三峡库区及渝东北区域性医疗中心,让库区群众看病就医更加便捷。
B
提升精装备 各种仪器应有尽有
合并后的附属人民医院,医疗设施设备资源整合,使医院各种先进、精良的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如一艘“巨无霸”,能全方位为患者提供优良的仪器诊断和治疗。
被人们称为“流动健康大巴”的医疗设备车,常常奔波在急救现场,车上配置了心电图、彩超、呼吸机等各种先进、精密的设备,以前只有一家医院享用,合并后则成为了高笋塘院区和国本路院区的共享“宝贝”,大大方便了医院和患者,实现了共赢。
目前,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已经拥有了全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治疗机;用于肿瘤放射治疗的新华医疗XHA1400数字化双光子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160排320层高端CT、40排车载CT、GE数字血管剪影X线机(DSA)、三星四维彩超诊断系统、飞利浦EPIQ7超声多普勒成像系统等一系列先进医疗设备和系统,实现了发展飞跃,让医院医疗水平迈上新台阶。
C
组建大专科 八大特色集群齐亮相
新组建的附属人民医院,学科设置齐全,有58个临床和医技科室,12个临床教研室及实验室,建有“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和“万州区皮肤病临床研究所”“万州区针灸技术应用研究所”两个;拥有微创、眼科、心血管、针灸、呼吸、皮肤等8个特色专科集群,心血管内科为国家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眼科为市级医学重点学科、临床重点专科;泌尿外科为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重症医学科为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在建项目;肿瘤科为市级中医特色专科、区级医疗特色专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为万州区创新创业示范团队。
“重庆三峡库区微创外科临床研究中心”专科集群,下设微创麻醉研究室、肝胆普外微创研究室、泌尿微创研究室、妇科微创研究室、骨关节微创研究室五个科室和神经外科微创、眼科微创、心血管介入三个科室。近三年,医院微创手术占比保持在30%以上。
心血管内科也是医院一大特色,主要以介入为主,是国家心脏康复中心建设单位。开展各类介入手术,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介入、冠心病介入、单双腔永久起搏器植入、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手术、肠系膜动脉介入等,每年呈20%递增,深受患者好评。
针灸科为国家级特色专科在建项目,重庆市中医重点学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特色专科集群,设有针灸、中医骨伤、颈肩腰腿痛、膝骨关节等9个专科门诊,对针刺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系统的研究,在重庆市针灸领域保持领先水平。
作为重庆市级特色专科、万州区重点学科的皮肤科,始建于1976年,经过40余年的发展,成为渝东片区规模最大、技术力量较强、设备先进,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皮肤性病防治专科集群,拥有设备完善的外用药制剂室,自制外用药物20余种,在渝东北片区享有良好声誉。
记者 辛晨 通讯员 徐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