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平湖旅游区成功创建4A景区,市民生活在景区里。记者 侯本艳 摄
大学生专场招聘会。记者 骆勇 摄
文化活动丰富百姓生活。 记者 侯本艳 摄
医务工作者为市民义诊。记者 骆勇 摄
过去一年,万州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今年,民生仍是万州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关键词。报告指出,将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增强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如何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把美好蓝图变成现实?记者就此采访了参加区“两会”的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擦亮群众幸福底色
“区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战略,紧紧抓住了人民最关心最直接现实的利益问题。”来自区人才和就业服务中心的政协委员符彬对报告中提到的促进高质量就业感触颇深,在他看来,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关系着老百姓的“饭碗”问题。
“稳市场主体就是稳就业,保市场主体就是促发展,无论是稳就业还是促发展,都离不开市场主体‘唱主角’,离不开营商环境‘打基础’。”符彬表示,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还要靠经济发展,要树立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发挥招商引资带动就业作用。同时,坚持市场需求导向,紧密结合特色产业、乡村振兴、新业态、新产业等,大力开展从业人员培训。此外,加大创业者创业扶持,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
来自重庆汇杰人力资源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的人大代表谭浩也对报告中提到的就业问题有着思考。
“创业、就业两手抓、两手硬。创业方面,我们将持续提供服务,支持更多重点群体投身创业活动;邀约导师、专家,进企业一对一指导,对企业‘把脉问诊’,为企业解困转型开良方;针对转型升级企业,帮助转型企业建立以核心竞争力为主的系统化管理体系,建立现代化管理制度。就业方面,将开展专场招聘活动、促进特殊群体就业;通过汇杰零工市场,帮助老百姓实现灵活就业;开展一对一服务,推动更高质量就业。”谭浩表示。
强化全周期健康保障 筑牢群众健康屏障
“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强化全周期健康保障,这为全区卫生健康事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实践路径。”来自区卫生健康委的政协委员苏艳表示,接下来,区卫生健康委将持续打造区域卫生健康高地,争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序时推进三峡国际健康城三峡医学中心、区上海医院、区疾控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建设市级临床重点专科;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共体“三通”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以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为抓手,健全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做好孕产妇、新生儿以及老年群体等特殊人群健康保障,持续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托位建设;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全区人民提供安全有效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
来自区第六人民医院的人大代表瞿光成也对报告中提出的“强化全周期健康保障”有深入的思考。瞿光成表示,医院在全区乡镇率先实施孕产妇管理、儿童保健服务整合,公卫与临床妇产科、儿科医护力量全流程一站式服务。将老年健康管理、老年体检、慢病管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整合建立老年病专科团队,实施全周期健康服务,取得显著成效。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新时代新征程的重要任务,当然也要求我们提高诊疗水平。”瞿光成表示,在完善乡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硬件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内涵建设,坚持创新发展,不断提升信息化数字化水平,提升综合诊疗能力,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不断促进全民健康事业发展。
丰富多元化文化供给 提升群众文化生活
“报告绘就了丰富多元化文化供给蓝图,我们将一步一个脚印,努力把美好蓝图变成生动现实。”来自区文旅委的政协委员黄英信心满怀。
今年,区文旅委拟打造一批网络直播网红打卡点,引进多场明星商业演唱会,举办“万马”半程环湖马拉松比赛等赛事,放大“四团同城”“中国戏剧万州现象”“中国曲艺之乡”效应,创演“万州范”的精品节目;实现曲艺南浦剧场、川剧复兴剧场常态演出,组织好歌舞团、杂技团驻场演出进景区,不断丰富百姓的文化生活。同时,发挥好“大三峡·大巴山”文化旅游发展联盟的作用,落实好巴蜀文旅走廊建设,实现四地一部文旅规划、四地一个文旅宣传视频、四地一张旅游地图,推动毗邻地区文化旅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来自区文化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人大代表吴春帆对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有感触。她说:“今年,将继续推进‘非遗进校园、进社区’工程,组织金钱板、竹琴、川剧等重点项目培训活动;组织力量广泛深入各个乡镇街道、农村地头、社区小院挖掘非遗资源,重点前往目前尚无非遗项目的镇乡展开调研;加强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助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重点打造天生城非遗文化街区项目,帮助进驻的非遗保护单位有序开展传承保护活动,扩大经营规模和影响,力争把其打造为国家级‘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
记者 吴雅娇 李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