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
学生学习川东竹琴。
学生体验实践课程。
红旗舞动,活力绽放;金色烈阳,汗水流淌。这是一次热血与激情的洗礼,这是一场青春与汗水的相遇。神奇川剧、茶道茶艺、川东竹琴、编织中国结……日前,来自万州某学校的同学们来到万州区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开启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实践之旅。
记者了解到,万州区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结合周边丰富优质的自然和人文教育资源,经过充分调研,以“三峡行 中华魂”为核心,精心规划六大主题,“3+2”“4+1”模式研学实践体系,建成12条研学线路。通过开展丰富的实践教育活动项目,让学生在满足兴趣的同时,也提升了综合素质。
今年7月,万州区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极具地方特色的研学线路与实施方案,获得专家与大众评委的肯定,在120余家全国参评同行中,脱颖而出,成功申报为全国32个研学营地之一,也成为重庆市唯一获评营地。
课程建设不停步,基地焕发新活力
山与水,勾勒出如诗如画的长卷;师与生,织就了多姿多彩的梦想。
十里滨江长廊美如画,“小战士”追寻先辈足迹,感悟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使命担当在心中迸发。
坐落在万州区大周镇的万州区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依山傍水、风景秀美,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19888平方米。目前已建成27个馆室,开设了130余门综合实践课程,以及以“三峡行·英雄三峡”“三峡行·美丽三峡”“三峡行·诗意三峡”“三峡行·生态三峡”“三峡行·现代三峡”“三峡行·未来三峡”为主题的六大板块12条研学线路,承担着万州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的光荣使命。
十里滨江长廊,“小红军”队伍浩浩荡荡,绵延千米。他们意气风发、步伐昂扬,心中有信仰,前方有理想,展现了万州学子的热血与朝气。
记者了解到,万州区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以培训学生核心素养为己任,以传承文化、创新思维、享受快乐、体验成功为课程目标;以专题教育、科学实践、素质拓展、艺术熏陶、劳动体验为依托,突显“三峡魂·万众心”的教育思想,创新研发“三五融合课程体系”,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传承与发扬万众一心、舍己为公、奉献担当等优秀品质,汲取力量,同心协力,共筑中国梦。
基地按照科学规划、顶层设计、分步实施的思路,着力于课程建设,一步步将基地创建成渝东北地区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不断扩大基地影响力和辐射力,推动基地办学水平再上新层次,跃上新台阶。
据悉,近年来,万州区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通过新一轮规划,提炼万州优良传统文化,挖掘、开发、整合传统民俗文化,重点系统开发红色研学旅行课程,促进基地焕发新活力。
“在万州区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能听到孩子们‘啪啪’拔节成长的声音,基地已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开心乐园。”作为领队的万州某学校张老师向记者这样描述孩子们的实践收获。
知行合一行为本,所行之处皆成长
放线、做埂、翻地、覆土……这里能体验最传统的农事;垒灶、生火、架锅、做饭……这里能体会柴米油盐的艰辛。在基地老师情景式教学的引导下,学生们不仅可以深刻体会中国农耕文明的变迁和发展,更在分工合作中强化团队意识、提升责任感,为学生养成劳动习惯、培育劳动精神、提升劳动技能、树立团队理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据介绍,万州区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梳理了以“三峡魂·万众心”为核心理念、“实践出真知”为校训的基地教育总纲,开展小学以“团结互助”、初中以“舍己为公”、高中以“顾全大局”为单元主题的教育活动和课程,探索“基地+营地+乡村+农户”的课程建设。
为了保障对外开放质量,保持基地吸引力,目前已探索实施“大美万州行”“学走长征路”等多条近郊研学旅行路线,仅2021年参加研学人员就达近一万人,充分运用了乡土课程资源,有力助推乡村振兴。
万州区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这所全国首批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在这里智慧激荡出思想的火花,实践检验出发展的真理。而今,基地每周可容纳1200名学生同时参加实践活动,团结协作、追求高效的管理服务团队,兢兢业业、不断进取的专职教师队伍,能够为学子们精心安排丰富的课程、满意的生活。
从优质食材把关到搭配菜式美味多样;从保障饮水安全到住宿环境舒适;从丰富多彩的课程到项目安全保障;从智慧校园到人员聚集预警安防系统……基地人一丝不苟。
这里,已然成为中小学生向往的地方。
牢记使命勇担当,再创基地新辉煌
“基地通过开设全新的课程和特殊的课堂,把丰富多彩的实践项目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在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同时,又能让学生充分发挥个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精神。”万州区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校长周少白告诉记者,近几年,基地在致力于扩容发展的基础上,还进一步提高创新精神,进一步改革工作举措,顺利完成万州区学生培训任务,并初步辐射带动周边区县,获得了社会的高度评价,成为了万州教育的一张新名片。
每期闭营仪式上,基地都会播放实践期间孩子们留下的精彩镜头与感人场面。看着自己成长的足迹,不少孩子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感激、高兴与不舍的眼泪。“谢谢基地,谢谢老师,让我学会了坚强、学会了自律、学会了宽容与付出。”
基地教师骄傲地说:“在这里能听到孩子们‘啪啪’拔节成长的声音;家长们欣慰地发现,到基地锻炼后,孩子们懂事了不少。”
据了解,基地近几年陆续得到上级支持资金约2450万元,新建5400平方米学生宿舍、热水保障系统、数字化校园,宿舍改造和食堂提档升级,现已经累计接待区内中小学生近60万人次,区外中小学生3000余人次,社会团队5000余人次。仅2021年接待区内外学生近13万人次。基地的每一节课、每一项活动、每一次实训,都能让孩子们学有收获、学有感悟、学有提升。在基地的日子里,每一项任务,都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自主自立、自尊自强的品格,培养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生活态度。
近年来,万州区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先后获得“全国中小学生校外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国家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重庆市社会人文科学普及基地”“重庆市最受欢迎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场所”“万州区先进基层党组织”“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这所全国首批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必将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不断开拓,将这里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示范性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内涵丰富的研学旅行智慧营地、培养中小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创新舞台。
记者 吴雅娇 通讯员 刘利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