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理,动态跟踪。向家湾隧道平导地处喀斯特地区,为岩溶剥蚀中山地貌区,最大埋深约1025米,全隧通过3200米可溶岩地段,存在隐伏岩溶、岩溶管道、溶蚀裂隙、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等岩溶不良地质,属高风险隧道。施工中分部始终坚持“技术引导、方案先行、科学决策、动态管理”,做到超前预判、岩变我变、岩稳我快,集思广益,将无数困难遏制于萌芽中。施工中遇大小岩溶裂隙、涌水较大的共计十多次,小的涌水突泥更是家常便饭,是本标段范围内有名的“水帘洞”。软弱围岩遇水后坍塌、滑层致使隧道负进尺,在这种施工生产环境极其恶劣的境况下,分部管理团队积极主动召集各管理方制定详细可行的施工方案,根据现场情况动态调整施工措施,做到“施工措施动态管理,施工行为动态跟踪,施工方案动态完善”,形成了一套安全有效处置岩溶、涌水的施工方法,以“管超前为主要防坍措施、爆破与炮锤开挖为抓手、支护体系为安全保障”,稳扎稳打,确保隧道施工安全。
分部领导班子成员在困难面前亲自上阵带领人员施工,充分发挥了领导干部的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极大地凝聚和鼓舞了员工士气,大家上下同心,齐心协力将水帘洞变为如今的坦途。在平导施工过程的同时,也为正洞施工地质预判提供了基础依据,为正洞施工开创了重要通道,为应对正洞较大不良地质出现提前练兵,可行性施方案提前制定起到了良好效果。
卡控工序,高效施工。“施工效果图是装在脑子里的画卷,每一道工序有条不紊,一丝不断”,实现工序零衔接是分部经理闫发军对工序管理的严格要求。施工生产紧紧围绕工序配资源、抓落实、勤分析、作总结,把有限时间发挥到极致才是高效管理的制胜法宝。通过制定工序循环考核、月进度考核、关键节点考核等方式激发施工现场主观能动性,创下全隧平均进度指标150米/月,单口最高掘进270米/月的好成绩,圆满完成了隧道施工稳产、高产的既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