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碧水 大美万州
葱郁家园
花带绕城
璀璨明珠
奋力跨越
长虹卧波连通南北
70载砥砺奋进,新时代再铸辉煌。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喜庆的日子里,展望平湖万州,到处山清水秀、生机盎然,呈现出和谐发展的壮美画卷:产业发展欣欣向荣,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蒸蒸日上……
站在新的起点,展望未来,我们相信,创造了无数辉煌的万州人民,一定会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1
建设渝东北区域中心大区要有大担当新作为
万州历来为川东地区重要中心,在国家战略中,万州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今年6月,区委五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渝东北区域中心,促进渝东北各片区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协同发展。
要将万州建设成渝东北区域中心,并不是心血来潮。万州是重庆大区,市委要求,万州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带动把渝东北的事办得更好。提出要着力打造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大区要有大担当、新作为,面对新形势,万州抓住机会,顺势而为、积极主动谋划渝东北都市区建设,提出加快建设渝东北区域中心目标,积极打造区域公共服务高地。
建设渝东北区域中心这个概念听起来也许有些理论化,但实际上,有关专家表示,万州要在渝东北片区发挥支撑作用,必须加快自身发展,通过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人才等资源优势,带动渝东北片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支撑万州打造渝东北区域中心的信心,是万州至少还有建设6个区域中心的实力,这些中心的建成,将让万州成为名符其实的区域中心。
万州目前加紧干的就是要建设6个区域中心。这6个区域中心,分别是要推动在万高校“一大四本三专”发展,建设三峡库区教育服务中心。提升医疗整体实力和水平,建设区域性健康卫生服务中心。提升应急救援服务水平,建设区域性应急救援中心。打造具有三峡特色的艺术精品和文化产品,建设三峡文化中心。完善全链条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高水平推动“一核四圈”商圈发展,建设库区最具吸引力的现代综合性商贸中心。
与此同时,万州没有忘记三峡旅游这张“王牌”,万州地处库区腹心,三峡旅游是含金量十足闻名世界的“金字招牌”,快速打造大三峡旅游集散中心,加强与周边旅游资源整合利用,区域交通互联互通,三峡旅游整体营销,推动三峡旅游焕发新风采、展现新魅力,也是万州建设渝东北区域中心的重要内容和举措。
纲举目张。了解了区域中心这个目标,就会对区委、区政府目前推进的一系列重大事项有了理解。目前,在万高校发展、提升医疗水平、加强应急救援、打造文化产品、完善金融服务、推动商圈发展等等事项及工程建设都在一项项按计划序时推进。记者有时有幸近距离观察这些重大项目推进,看到我们的党员干部职工以高昂的斗志,不分白天黑夜,不分节假日,奔波于项目现场,帮助解决各种难题时,心里充满了感动,默默的在心里为他们点赞,也对万州的美好明天更加充满希望。
2
建设成渝城市群东向开放门户发挥带动作用
不仅要建设渝东北区域中心,万州还将建设成渝城市群东向开放门户,发挥带动作用。万州历史悠久,上束巴蜀、下扼夔巫,素有“川东门户”之称。走进新时代,《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把万州打造为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建设成为成渝城市群向东开放的走廊”。无论是重要节点城市,还是开放的走廊,这都给万州完善开放环境、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万州积极主动谋划建设成渝城市群东向开放门户也必将迎来立体交通发展及开放环境新格局。
建设成渝城市群东向开放门户,同样有具体建设内容。在开放通道建设方面,万州将大力发展江海直达运输,形成东出衔接长江中下游地区,西进通达川、陕、滇地区的铁水、公水联运通道。积极融入中欧班列和陆海新通道,开通“兰万”等货运专列,常态化运营万州经达州至防城港“万防”货运专列,构建北至兰州、南至广西的铁路大通道。加快推进郑万高铁、渝西高铁、成达万高铁、沿江高铁以及万达直线、万忠北线、万巫南线高速公路建设,推动万州机场建设4E级干线机场,推进万州北站高铁枢纽、新田港铁路集疏运中心建设,建成水陆空铁多式联运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同时,万州还将拓展开放平台。“一区两口岸”体系是万州的重要开放平台。将加快推进机场口岸开放各项工作,促进跨境旅游、航空物流等产业发展和临空经济区建设。加快水运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助推水运口岸开放。将进一步深化开放合作,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积极推动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对外交流合作,培育引进更多有竞争力的新型开放主体。目前,达万合作是川渝合作的细化落实,万州将围绕打造区域通道、开展物流合作、共建物流园区、完善保税平台、深化文旅合作等重点任务,推动达万合作走深走实,还将加大与成都、南充等地合作力度,培育开放新优势。
3
实践“一心六型”两化路径打造“两化”先行示范区
万州地处三峡库区腹心,生态保护是最大责任,绿色发展是最大机遇。万州聚焦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着力实施“一心六型”两化路径,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加快建设“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先行示范区。将综合考虑水与人、水与城的辩证关系,以保护好长江母亲河、提升全域水质为中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持续改善水环境、打造良好水生态,使良好的水环境、水生态成为万州绿色发展的“点睛之笔”。同时,万州“六型”产业也有了新进展。
——大力发展循环智能型工业。以国家级万州经开区为主战场,围绕绿色照明、智能装备、食品医药、汽车和新材料五大重点产业,一手抓扩能技改扩存量、一手抓开工竣工促增量,着力推动制造业建链补链、强链成群。目前,万州经开区入驻企业300余家。今年9月10日,万州举行重点招商项目签约活动,共签约项目65个、协议总投资300亿元。万州照明电器产业园、煤气化节能改造、L-ANG天然气充装等重大项目的签约和实施,对万州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积极引领推动作用。
——大力发展山地高效型农业。以国家农业公园建设为示范,着力推动山地高效型农业发展,加快打造农业品牌。1~8月,新建柑橘、茶叶、中药材、名优小水果等特色农业基地4.1万亩,大力实施“低架网床+益生菌+异位发酵”100万头生猪生态养殖及加工项目;三峡国际农副产品集散基地加快建设;成功举办首届三峡柑橘国际交易会,带动库区10个区县销售柑橘47万吨、增收9亿元。
——大力发展集散服务型旅游业。聚焦打好“三峡牌”,着力打造高峡平湖旅游度假区、万州大瀑布等旅游景区,唱响“畅游三峡·万州出发”旅游品牌,加快建设大三峡旅游集散服务中心。目前,全区拥有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7个,各类旅行社23家、星级酒店5家;打造了万州烤鱼、万县面、牛肉干等一批特色旅游商品。今年,借势“双晒”活动大力开展宣传推介,启动“百万游客打卡万州游三峡”活动,水上巴士月运送游客1.5万人次,正抓紧筹备“第二届世界大河歌会”;1至8月,全区接待游客1593万人次、旅游收入94.5亿元,分别增长20.3%、30.5%。
——大力发展绿色智慧型物流业。充分发挥承东启西、接南转北、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和立体综合交通枢纽优势,推动万州物流业向绿色、智慧方向升级发展。建成万州港兰州、达州等“无水港”,“兰万”“蓉万”“西万”“攀万”等多式联运班列常态运行,构建起东出衔接长江中下游、西进通达川陕滇的铁公水联运通道。上半年,新开通陆海贸易新通道万州班列。
——大力发展特色融合型文创产业。万州文化荟萃,拥有三峡川剧、三峡曲艺、三峡歌舞剧、三峡杂技等专业文艺院团,多部本土原创文艺作品、多名文艺工作者荣获牡丹奖、梅花奖等国家级大奖,被誉为中国戏剧“万州现象”。近年来,万州依托文化资源优势,着力实施地方特色文化挖掘、文创产业培育、文创融合发展等工程,万州文化创意创业产业园、小桔灯生态文化旅游区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引进渝万传媒投资5000万元打造网络经济孵化平台,加快将文创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
——大力发展休闲养生型康养业。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依托高山、温泉等优势资源,加快恒合等康养小镇建设。上半年,引进滨水康养步道等休闲康养项目5个,协议投资10亿元。
4
在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奋发有为
在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万州区位优势、生态优势、产业优势、体制优势十分突出,发展前景美好。万州正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积极创造优良环境,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铺展“万川毕汇”新画卷。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探索实施“一心六型”两化路径。目前,万州已经启动实施一批“一心六型”项目,各项工作正项目化、事项化、政策化、机制化推进。大力推广“低架网床+益生菌+异位发酵”生态养殖模式,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防治农村面源污染,积极开展全域绿化提升行动,让“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美景永存。
再现“万商云集”新辉煌。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万州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实施“全渝通办”“一网通办”,建立招商项目“谁审批、谁代办”工作机制,政务服务质效不断提升。目前,全区企业注册登记实现全程电子化,行政审批时间总体压减45%,市场主体开办时间缩短至3天;1~8月,全区新增市场主体10748户,总量达到12万户。
开创“万客来游”新景象。在开放的环境中才能适应开放,在开放的环境中才能赢得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万州将重点抓好国家级经开区升级发展和综合保税区申报建设,加快万州机场4D级改造,推进新田港及集疏运体系建设,加快建成“铁水联运”江海直达大通道。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围绕“六型”产业和工业五大重点产业成立10个专业招商组,组建驻点招商队,紧盯目标企业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做到见项目、见投资、见产值、见税收、见就业。
谱写“万众创新”新篇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环境是创新的基本保障。目前,全区现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52个,三峡水产研究所等专业科研机构6家,创业种子投资基金增至2000万元,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2000万元,万州大数据中心、万州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
回首过去,亮点纷呈,成果丰硕;展望未来,机遇无限,催人奋进。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区人民团结一致、锐意进取,加快建设“两化”先行示范区,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人民群众一定会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万州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记者 李剑锋/文 包红明 何忠 冉孟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