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体验课程
花果山的枇杷熟了“卖枇杷啦!卖枇杷啦!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又大又甜的枇杷,赶快来买呀!” “这个杏子怎么卖?甜不甜?我可以尝一尝吗?”寻着吆喝声望去,原来是电幼乐淘淘蔬果市场开市啦。我们跟随孩子的脚步,看看他们做了什么?
一、观察 发现 枇杷熟了
二、猜想 计划 尝试采摘
三、聚焦 问题 商讨策略
四、商量 合作 家园助力
五、打包 定价 布置卖场
六、分享 交流 收获喜悦
谭凯睿:用双层蹦蹦床跳上去摘。
钟晟瑞:不能用剪刀、没有熟的不能摘。
柯燕君:我想踮起脚尖摘。
刘汉邦:我想坐飞机然后穿降落伞摘。
韦雨森:三个人叠起来摘。
詹韦煦涵:爬到树上去摘。
崔艺果:一楼有梯子,用梯子爬上去摘。
陈雨雷:我叫我舅舅来帮忙摘,他很高,有1米8。
向姝瑶:骑在爸爸的肩膀上摘。
邓子涵:请老师帮忙、站到小朋友背上、搭人工楼梯、摇树。
张馨月:用长树枝捅。
梁雪涵:用石头变高后摘。
高处的果实怎么也摘不到,怎么办呢?一起来听听
郑思齐:我发现用棍子打枇杷不可以,因为这样枇杷就坏了,卖的时候肯定没人要。
郑吉阳:我们拿的竹水渠的桶太小了,根本就装不下。
郝芸浠:我觉得枇杷树下面有个坑,这个梯子不容易放好,需要再想个办法!
向茂菱:今天我们把还没有成熟的摘了,卖的时候会有小朋友买吗?
王彦桐:我不会爬树,太难了。
包博语:我是跳着摘的,高的就不行。
陈俊希:我用棍子打枇杷,打下来有些就坏了。
蔡若语:我需要几个小朋友在下面帮我牵一个网子把枇杷接住。
杨熙冉:要戴一个不滑的手套去摘。
王鼎然:枇杷太高,摘不到。
王俊懿:摘的时候摔坏了。
李宜珊、陶芯楠:摘的时候,手的力气太大,把枇杷皮弄掉了,后来就坏了。
邓子涵:摘了没熟的。
付一伊:我觉得我去摘枇杷的时候很开心。
张云翔:我和谭凯睿摘得时候发现那个很红的那个枇杷里面有虫子,卖的时候要挑一下才可以。
家园助力:
发放亲子作业单——讨论采摘办法——亲子制作采摘工具——调查水果价格
王辰逸:我把篮子举得高高的,帮你们接住。
李瑾熙:我拉住树枝,你来采。
吕帛徽:我的钩子使劲钩下树枝,快来帮忙摘呀。
万映辰:我帮你扶楼梯,好吗?
黄梓恒:我是和谭宋文一起合作采摘的,我摘然后她把枇杷放到篮子里面去。
张耘瑞:我抓住了枇杷树,其他小朋友就来摘了,我们是合作完成的。
朱翊菡:在地上摘不到,我是爬到那个砖头上去摘的,我还拿了一根棍子。
赵嘉怡:枇杷8元一斤,大的有8颗,小的有20颗。
刘曦泽:我数的枇杷一斤有10到20颗。
邹彬鑫:我去菜市场买在10元一斤,有11颗。
张茗壹:那我们就一元一颗。
怎样标价呢?
向森宇:看大小,大的贵些,小的便宜些。
陈俊彦:把价格写在一张纸上。
杨峻凌:我们可以把价格写在那个标签上面,这样客人就知道价格了。
周思颖:我的这个盒子里面有6颗枇杷,3个杏子。
王辰逸:我最开心是摘杏子,卖杏子时,我站了很久,都没人买;可能有些家长太着急去接他们的宝宝。
冉翱伟:家长只想接小朋友。
陈俊彦:我最开心,我的最便宜,一碗卖了1元,他们都来买我的。
谭梦嘉:我们想用卖杏子的钱,买玩具,大家一起玩。
张伊涵:买教室里小朋友需要的东西。
郭黎心、姚博涵、李宜珊:过程很开心。
彭薪曲、周欣宇、任钊辉:可以挣到钱很开心。
黄雅婷:能摘到枇杷、把枇杷卖出去,感觉自己很棒。
陶芯楠:像一个真的老板。
张楷扬:眼睛找到藏到树叶后面的枇杷,卖的时候有人不要小的。
邓子涵 :卖之前没有挑出坏的,脏东西进到枇杷里面去了。
李宜珊:卖的时候小的枇杷我是先让人尝了再买的。
刘沐宸:小的就免费品尝,如果还没有要就可以取种子,变成小苗苗。
杨智皓:我卖的枇杷有坏的。
王鼎然:只卖出去一盒,但是我还是很开心。
杨涵韵依:很开心,因为我可以给班级上捐助很多钱。
郑吉阳:我觉得这是我们第一次卖枇杷,这样还很好玩儿,我还想再去卖一次。
儿童的思维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孩子们在摘枇杷的过程中体验着猜想、验证、反思等探究过程;在探究中提升探究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大胆畅快实践自己想法的孩子是幸福的,相信在绿叶掩映间,在笑脸与思维的跃动间,你会找到在枇杷里的灵动,你会发现这里是生命绽放的幸福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