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网址 | 百度 凤凰网 三峡传媒 区政府网 万州台直播 重庆台直播 腾讯 新浪微博 新浪网 网易 淘宝 万州吧 更多网址

这个季节,走进白羊镇大石村,满山的李花、梨花正争相盛开,一些花谢的树上已经结上了小果实,预示着今年丰收在望。

2019-04-12 11:22:25 看万州 [撤稿纠错] 条评论

——基层干部张显林带领群众致富二三事


这个季节,走进白羊镇大石村,满山的李花、梨花正争相盛开,一些花谢的树上已经结上了小果实,预示着今年丰收在望。


皮肤黝黑的张显林,每隔两三天,就要步行来到附近的山脊上,向下俯瞰这满山的李子、梨基地。看着满山的李子和梨树长势良好,不善言语的他,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


“只要努力去做,就总会有回报。”深吸一口气,张显林用这样一句话道出他的心境。
张显林是白羊镇大石村的党支部书记,从2016开始,在他的带领下,这个曾经基础设施擦差、产业空虚的贫困村,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摇身一变从“后进村”发展成“后劲村”。


为了引进业主,他从一次饭局中寻觅商机,创造了“三天签约落地项目”速度



“老辈子,地里的菜抓紧收哟,等你们收割完了,就开始平整土地哟。”


这几天,张显林每天都会抽出一点时间,到9、10、11组转转,提醒村民尽快收割完地里的菜。因为按照约定,等村民收割完地里的菜,新引进的农业公司就要平整土地了。


对这项工作,张显林十分重视。因为,村里引进的一家农业公司非常不易。


时光回到今年正月初七。那天中午,张显林的一位朋友邀约一起过年聚聚,席间,大家谈论起了农村发展问题。张显林朋友邀约的一位朋友突然提起:准备在白羊境内流转土地搞农业。



“我那个村就有土地,热情邀请你去我们村。”闻听此言,张显林哪里肯放掉这个机会,立马接上话头。


“你那个村,有点远了……”


“不远,从镇里过去就是二十来分钟,再说了,你去我那个村搞农业,发展环境非常好。”见投资者有些疑虑,张显林趁热打铁,继续宣传村里的发展优势,并当场承诺:只要投资者去,土地流转的事包在他身上,保证不会出岔子。


见张显林如此真诚和热情,投资者牟海平决定去现场看一看。


正月初八,张显林带着牟海平到村里实地查看。在经过将近一天时间的实地踏勘,牟海平也看中了要流转的土地。


投资者有了来发展的意向,张显林高兴坏了。正月初九,他便召集群众开院坝会,跟村民宣传引进业主发展的好处,畅想未来的发展前景。



见张显林为了村里的发展如此呕心沥血,原本有几位不太愿意流转土地的村民也当即表态,无条件支持。院坝会刚完,张显林立马拨通牟海平的电话,告知土地流转的事情已经落实,只等他来签约。


“明天就来正式签约。”电话那头,牟海平也爽朗的答应。


正月初十,双方正式签约。


从饭局上寻觅到商机,再到正式签约,仅仅用了三天时间。


“这在白羊镇是第一起。”白羊镇党委书记张清华对此也十分感慨。


为了产业发展,他六次上门做钉子户工作,用真诚和公心感动村民获得支持


大石村有10个村民小组,1057户3157人,境内山高坡陡,被当地老百姓称为“三无村”:无区位优势,无特色资源,无致富产业。


底子薄、基础弱、欠账多。不仅如此,被列为贫困村时,全村建卡贫困户达106户316人。


要脱贫,产业发展是关键。为此,身为党支部书记的张显林决定,从产业发展抓起。


去年,在朋友的引荐下,一位业主表示愿意来村里发展李子园,这让张显林十分高兴。随后,他立即组织开院坝会,与村民商议土地流转的事情。


院坝会上,大部分村民表示愿意流转,纷纷称赞这是好事。就在以为土地流转工作顺利推进时,村民陈联福却不同意流转。


因为陈联福在外打工,张显林只好电话联系上他。


令张显林没想到的是,第一次电话沟通,陈联福就撂下这么一句话:“土地流转了,土地边界破坏了,万一以后老板不做了,我那土地怎么还得到原来的样子,我不干。”


“土地流转对个人,对村里都是好事,以后果园发展起来了,我们村还可以发展乡村旅游嘛。”


“你不用给我讲那些大道理,不管怎么说,我那土地不流转。”


不管张显林怎么做工作,陈联福还是那句话:不愿意。


业主已经签了协议,马上就要开工了。这个节骨眼上,不管多大的困难,都要克服。张显林一边苦思,一边想着一定要做通陈联福的工作。
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


之后不久,在外打工的陈联福回到老家。听说陈联福回来了,张显林第一时间上门又做工作。这一次,是第四次。但最终,还是没有成功。
第五次,依旧失败。


即便如此,张显林依然没有放弃。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六次,陈联福终于答应了。


“一个村干部,为了村里的发展,如此尽心尽力和想方设法,真是让人感动。”事后,业主黄国明说道。
如今,280亩李子园已经建起来了,这个季节,正是李花盛开的时节,满山的李花与青山相映,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很美,大石村的未来值得期待。”看着满山的李花,曾经倔强不愿流转土地的陈联福,也憧憬起了大石村的美好未来。


为了村级发展,张显林带领群众找路子挣票子,誓言要让群众过上幸福好日子


  “不能让群众过上好日子的干部,不是一个好干部。”在与张显林的交流中,他多次提到这句话。在他的心里,村干部必须带领群众寻路子、挣票子,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张显林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借力脱贫攻坚的东风,张显林带领村干部跑上跑下,拓宽道路,平整土地,村里生产生活的条件上去了,又积极引进业主发展产业,为村里经济埋伏笔。在他的带领下,村民渐渐找到致富途径,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好起来。


脱贫攻坚以来,全村硬化道路7.33公里,新建人行便道10公里,整修农村安全饮水集中供水工程8处,新建分散安全饮用水池13口,D级危房改造19户,易地搬迁21户81人,已实现106户357人脱贫。


2016年以来,村里已新发展规模化蛋鸡养殖场1个,引进农业公司3家,流转1600亩土地发展柠檬、柑橘、李子等产业。


 “致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张显林用这样一句话,结束了跟记者的交流采访。他说,相信不久的将来,大石村会是一个山上可赏花、山中可采摘、山下可休闲的乡村旅游村,农民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三峡都市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进发
责任编辑:胡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