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关昌(中)和他的伙伴们参加农特产品展销会
记者 应凤林 文/图
刚刚过去的“双十一”让钟关昌和伙伴们忙得热火朝天,每天收货、打包、发货……为老百姓自家产的土特产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让“土货”变“网红”。
回乡发展电商销售农产品
钟关昌,万州区龙驹镇钟关昌电商经营部负责人,今年万州区十大“新农人”之一。
回想起当时的选择,钟关昌更加坚信当时的电商之路没有错。2007年,毕业于青岛飞洋职业技术学院国际经济法专业的他,放弃了所学的专业,改投其他行业。“在大学时,网购就开始流行起来,一批紧跟着时代的校友开始利用互联网买衣服和生活用品等。在国外,互联网购物也不是什么稀奇事,我认为未来网购将走进家家户户。”当时的钟关昌毅然选择了电商。
2011年,20多岁的他到浙江一家服饰公司淘宝网店做客服工作,用不到一年时间做到了该店店长。经过2年的磨练,2013年至2016年转战“天猫”,先后担任过一家皮草旗舰店天猫店长,一家全国直销品牌天猫专营店运营。通过几年的经验积累,对于网购运营有所了解,产生了自己干的想法,但却不知道卖什么?
转机出现在2015年,家乡开始鼓励本土人才回归,带着父老乡亲共同致富。在一次偶然机会中他帮在外地朋友代购邮寄家乡土特产,发现这个市场前景还不错。于是,他毅然决定在家乡开始销售特色农产品,通过网上将家乡农产品卖出去。
带领父老乡亲增收致富
可是,随着近年来全国各地掀起的互联网销售特色农产品热潮,而本地特色农产品有哪些,找货源一直是他困扰的事情。“当时我就想,农村耕地比较多,种的品质也好,但是却‘优质不优价’,好东西就这样‘憋’在了手里。自己在外多年,大家都注重食品安全问题,会有不少人看中农村绿色有机食品,同时也想将淳朴民风和健康食品分享传递出去。”钟关昌介绍当时卖土特产的初衷。
在一系列准备工作逐渐完善的情况下,2015年,一家名为“南浦印象”直销店的网店出现在淘宝上,并通过自身的经营策略,采取视频现场拍摄,现场展示货品的来源与流向,赢得客户信任,现日均订单80笔,年销售额将突破100万元。有了这个网店,父老乡亲们可以将自家生产的农副产品,通过这个网上渠道卖出去增加收入,同时还能提升网店的形象。
今年,在龙驹镇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还带动50多户农户种植了100亩高山优质水稻,为当地农户每户增收1000余元。
钟关昌告诉记者,下一步将依托电商公司,对龙驹和周边农产品资源进行整合,发挥各片区农产品特色优势,统一品牌建设,扩大对外影响力。后期以公司为载体,实现电商创业培训、电商技能培训和创业指导等信息服务。让农村更多创业人“抱团取暖”,带动更多返乡人员创业,让更多农村青年在广阔的天地实现创业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