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志愿者清理小区垃圾
记者 余继虓 通讯员 刘萃 文/图
环境脏乱嘈杂、生活设施落后、人口流动性大、治理难题多……位于万州老城区的高笋塘街道高笋塘社区,虽然幅员面积不大,却有近万人的常住人口。
如何克服种种难题,将居民自治与社区治理有机结合,在有效治理社区的同时,提升居民的幸福感?今年以来,高笋塘社区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实践,创新开展“345”社区治理模式,在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三宜”社区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大引领把方向 党建带动基层治理
“作为一名老党员,我要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组织任何时候需要我,我都能随叫随到……”近日,高笋塘社区的社区干部们来到社区老党员涂安详家中,将一块印有“党员之家”的牌子挂到了他家大门外的墙壁上。涂安详感慨地说道,感谢党组织对他的信任和鼓励,他会继续发挥余热,服务社区服务居民。
这是高笋塘社区近日开展的党员入户挂牌活动中的一幕,通过入户挂牌的方式,提醒社区党员们要时刻发挥好带头作用。
记者获悉,今年以来,高笋塘社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通过社区党员带头,号召居民共同参与基层治理工作,实现小区的事大家管、居民的事自己干,让大家更有参与感和归属感。
党建联席会议、“楼栋工作日”院坝会、社区“议事院”……每周或每月,高笋塘社区就会组织社区干部和居民代表开会,以制度引领增添活力。会上,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为建设美好家园出谋划策。同时,居民的诉求和矛盾纠纷等也可以在这里及时得到解决。
丰富多彩的活动一直以来都是高笋塘社区的特色。社区通过活动引领添社区魅力,让居民们在积极参与各种活动的同时,不仅有了更多沟通交流,也营造了和谐、友爱的社区氛围。
四个作用齐发挥
提升居民自治能力
今年以来,高笋塘社区扎实推进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街道党建服务中心的建设,在干部带动作用沉下去、党员示范作用带起来的同时,让基层组织作用强起来,居民主体作用跟上来。
“我们社区大部分都是老旧居民楼,以前没有专门的物业管理,生活设施也跟不上,非常不方便。”家住关门石的居民陈阿姨告诉记者,她在关门石住了二十多年,是地地道道的“老”居民了。
“在社区干部和大伙儿共同努力下,如今不仅改造和增添了很多生活设施,老社区也换了新模样,我们老居民的幸福感得到了大大提升。”陈阿姨说道。
记者获悉,今年以来,高笋塘社区不断探索街道干部包社区、社区干部包网格、自治小组包楼栋三级联动制度,坚持在基层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服务能力大大提升。
通过楼栋自治制度,引导广大居民积极参与自治,争当社区治理的主人,让群众活力动力得到更加充分的激发,自治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同时,还借助社会志愿服务团体、辖区共建单位等的力量,推动社区治理,服务社区居民。
五个提升见实效
老社区焕发新活力
一直以来,高笋塘社区坚持将提升社会和谐、旧城宜居、商圈宜业、新貌宜游作为社区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结合“双亮”及多勤联动,强力开展拆违治乱行动,补齐老旧小区设施和功能短板;扎实开展夜间巡逻和志愿服务活动,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重抓经济发展,着力服务商圈……通过“345”治理模式,推动老社区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活力,真正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三宜”社区。
“同时,我们也不断提升社区干部作风,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高笋塘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