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渝东北片区重点文物保护项目推进会在万州举行。目前,万州天生城大遗址公园、何其芳故居等项目已纳入全区“一心六型”集散融合型文化旅游业重点项目。
天生城大遗址公园:力争12月开工建设
天生城遗址位于万州区周家坝街道天生城社区,是南宋末年修筑的抗蒙(元)古城址,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生城大遗址公园拟打造成为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市民休闲游憩、改善生态环境于一体的遗址公园,是实现遗址保护与利用,进一步提升万州城市文化旅游品质的重要举措。天生城大遗址公园按照市发展改革委的批复意见,计划总投资14371万元。
在今年的8月20日,天生城遗址已成功验收2019-2020年度考古发掘工作。截止目前,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在天生城遗址的考古发掘总面积达到4900平方米,发现东外城及北外城南宋城墙遗址约700米,南宋时期房屋遗址和排水沟、水井等遗址以及商周时期的地层堆积;出土以黑釉、青釉瓷器、礌石、火砲、筒瓦等为主的南宋时期出土品100余件以及商周时期的部分陶片、石器。
据了解,万州根据天生城大遗址公园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制定了项目实施及资金使用计划,明确了相关的建设目标。例如,开工后将实施寨门寨墙本体修缮保护和前寨门门楼复原,将“上控蜀汉,下窥三峡”的天生城外观形象初步展现。并积极争取国家文物局批准考古发掘面积,为天生城遗址考古项目实施创造条件。
何其芳故居:12月底完成布展工作
何其芳故居位于万州区甘宁镇新农村3组,是现代著名诗人、文艺评论家何其芳先生幼年居住的地方,具有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和历史纪念意义。总占地面积0.8006公顷,工程内容主要包括何其芳故居文物本体修复、诗词园相关景观及道路,其中文物本体占地面积约2922平方米,建筑面积3070平方米,诗词园占地面积650平方米,石板道路约75米。
何其芳故居建设项目(二期)项目于2019年12月30日开工建设。今年3月5日,施工企业在区文化旅游委的指导和服务下完成复工复产审批报备程序,成为万州首批复工复产的文旅项目之一。目前,项目整体工程进度完成50%。区文管所作为项目业主,不断强化重点项目工程管理,要求参建各方加强协同配合、强化疫情防控、落实安全工作,督促指导施工单位合理调整施工流程,进一步细化施工计划,优化资源配置,合理调配穿插、交替作业措施,力争今年11月完工主体建筑。
记者了解到,展陈方面,拟将何其芳故居正大门合院作为“何其芳故居陈列厅”(暂定名),展示何其芳先生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后人书写的何其芳诗词或纪念何其芳先生的书画作品;东院为何其芳先生及家人的生活场景展示;西院为诗词朗读体验场所。目前,区文管所正在对展陈大纲进行修改,并进一步收集、整理、购买实物资料以及访谈何其芳亲友。计划于10月30日前完成展览形式设计,11月展览陈列进场施工,12月底完成布展工作。
谭家院子:力争11月底前项目完工
谭家院子位于万州区龙驹镇向东村,总占地面积2050平方米,建筑面积2249平方米。此修缮保护工程为重庆市文物局审批立项的市级深度扶贫项目。具体修缮内容有:砖墙、院墙、木装壁拆除及改造等。
为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进度,区文管所多措并举,强化管理。鉴于施工现场较为偏远,区文管所组建了项目工作微信群,要求施工单位每日报告工程进度影像资料,监理、现场代表每周现场检查不少于一次,单位分管领导不定期现场检查进度落实情况,力争11月底前项目完工。
目前,区文管所已开始与龙驹镇人民政府探讨谭家院子完成修缮后的活化利用方案,旨在进一步发挥历史文化资源的社会经济价值,助力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另外,记者还了解到,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万州区博物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质量监控与囊匣配置项目也正在有序推进。力争在2020年9月完成刘江展厅、历史展厅两个展柜和修复室的改造,10月初完成环境监测平台搭建及测试,10月底完成所有囊匣及调控材料的交付,11月完成项目验收。并且,在今后的工作中,三峡移民纪念馆将继续积极推进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对文物保存环境实施有效的“稳定、洁净”调控,形成馆藏文物预防性风险管理机制,提升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