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7日,重庆三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顺利结束了以“教育关爱进万家”为主题的2018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教育关爱社会实践服务奉献青春力量。
爱心课堂不打烊 丰富乡村儿童精神世界
“中华美德,道德为先。”7月15日,在甘宁镇青龙完全小学,传出朗朗读书声。暑假期间为何会有学生读书呢?原来,这是来自重庆三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的教育关爱实践服务团正在开展四点半课堂,为乡村留守儿童带来知识,营造温暖健康的成长环境,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和假期生活。
当天下午,该服务团的学生志愿者与24名儿童准时聚集在教室内,开启了当天的课程。经过几天的宣传和教学,四点半课堂受到了当地居民的广泛好评,越来越多的儿童走进课堂与志愿者们一起学习知识、开阔视野。在教学过程中,志愿者们秉持寓教于乐的理念,将枯燥乏味的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给孩子们,让他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又感受到知识的魅力。
除了传授知识外,志愿者们也注重对孩子们团结协作意识的培养和对思维能力的训练。抢凳子、跳格子、传乒乓球、过河拆桥……各种各样的游戏紧张刺激又充满趣味性,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也从中明白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精准扶贫到农家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精准扶贫工作,切实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7月16日,教育关爱实践服务团走进甘宁镇贫困农户,慰问农户并帮助务农,向贫困农户普及精准扶贫政策。
时值酷暑,又到剥玉米的季节。在甘宁镇吴奶奶家,自家的玉米与邻居家的和在一起堆了近半个房间。由于没有年轻人在家,吴奶奶家的玉米只能和老伴两人在家剥。志愿者一到吴奶奶家就开始干起活来,帮助吴奶奶剥玉米、晒玉米粒。在劳动过程中,志愿者们还与吴奶奶热情地聊着家常,并耐心地讲解了国家的扶贫政策和政府落实国家扶贫政策的相关举措。
临走前,吴奶奶紧紧抓住志愿者的手,对志愿者们表示十分的感谢。“这些玉米要是我们自己剥,至少得剥两天。现在国家政策好,你们这些大学生都好,帮我们干活,还清扫屋子,我们老俩口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了。”
据了解,重庆三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从7月13日持续到17日。在活动期间,教育关爱实践服务团开展了关爱空巢老人、禁毒防艾知识宣讲、安全与卫生宣讲等一系列活动,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知识,也让志愿者们在行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社会、回馈社会,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