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网址 | 汽车之家 大河票务 三峡都市报 点评美容 百度 三峡传媒 凤凰网 区政府网 万州公交网 万州台直播 万州吧 腾讯 更多网址

沃野千里谷飘香

2023-09-05 8:35:13 来源:三峡都市报 [撤稿纠错] 条评论

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

村民收割忙。

宣汉县天生镇新芽村粮油生产基地。

近日,走进达州市宣汉县天生镇塔坝村,只见村民们正在抢收抢割,数台收割机在300亩的“塔坝香米”示范田里收割水稻,大家用背篼、摩托车等工具运输……田间呈现一派丰收景象。

近年来,宣汉县大力实施“农业兴县”战略,以“稳定面积扩产能、调优结构提品质、轻简节本增效益”的方式助力水稻高质高产,大力推进水稻高产示范片、粮油现代农业园区、高标准农田区种植,积极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实施全程机械化作业,采取“互联网+稻谷”电商销售,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发家致富。目前,宣汉县51.65万亩水稻陆续收割,预计产量约25万吨。

收割“机械化” 提高“生产效率”

走进天生镇新芽村粮油生产基地,放眼望去,金灿灿的稻穗随风摇曳,2台大型收割机来回穿梭,一排排饱满的稻穗被快速转动的齿轮卷入“腹中”,一粒粒金黄的稻谷脱“机”而出。

“一台收割机一天可以收割稻谷30余亩,我们组织2台收割机将在一个星期之内把新芽村集中的500亩水稻全部收完。”宣汉县新芽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向森林说。

“人工收割每亩至少要花300多元,机器收割每亩只花100元……”该村村民张斌种植水稻6亩,以前请工人收割,费时又费力,现在请农机专合社技术人员进行机械化收割,省时又省力,大大节省了成本、提高了效益。

稻谷黄、秋收忙。宣汉县51万余亩水稻已陆续进入收割期,实施全程机械化作业,机械收割率可实现80%以上,做到“成熟一块、收割一块”,保障水稻颗粒归仓、应收尽收,助推粮食生产提质增效。

“目前,我县各地正有序进行水稻收割。”宣汉县农业机械化推广站工作人员席平说,全县组织了百余台大型收割机开展跨区式收割作业,发动了26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实施社会化服务,针对小农户积极推广半自动化小型收割机,抢时收割,确保全县水稻颗粒归仓,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烘谷“集约化” 增强“祛湿效果”

“以前,我们是院坝晒谷,稻谷品质受天气影响很大,太阳大了稻谷过干,加工的大米碎米多;遇到连绵阴天,稻谷一时半会不能干透,费时又费工,增加了加工成本。”宣汉县胡家镇鸭池村稻谷种植大户袁军说,“现在,我们采用集约化机器烘谷,边收边烘,收完就烘完,再也不用看老天爷的脸色了。”

记者了解到,袁军家种植水稻300余亩,全部采取机器烘谷,每天能烘干水稻10吨左右,10余天时间就可把袁军家收割的水稻全部烘干。提起机器烘谷技术,袁军乐呵呵地表示:“采取机器低温烘干技术,大米品质好,加工的大米碎米也少,减少了一大笔损耗,每吨稻谷增加收入约500元。”

“全县拥有成套烘干设备的专业合作社有8家,有近20套烘干设备,其中宣汉县丰收农机专业合作社烘干设备最多。”宣汉农机推广站副站长吴希华介绍,宣汉县丰收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宣汉县农机服务联合社牵头成立的单位,协调宣汉县九大区域农事服务中心、48家农事社会化服务组织、30余万台(套)农业机械,对宣汉县23个现代农业园区进行全程服务。

销售“智慧化” 提升“农业效益”

“亲们,现在我手上拿的是今年新鲜出炉的宣汉‘桃花米’,可以看到米粒大而匀称……”在宣汉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带货主播桂阳正在热情洋溢地向直播间的网友推介新收的桃花米。

面对记者,桂阳说:“我们已经形成了常态化直播,每周直播两场,一场在宣汉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农产品展示厅,一场在稻田或果园基地丰收现场,每场直播订单都突破了500单。”

“以前,我们收了谷子打成米,肩挑背扛到镇上或者县里去卖;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进行线上售卖,十分畅销,太方便了。”默默关注桂阳直播的桃花镇刘家沟村村民李丙龙兴奋地说。

近年来,宣汉县围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支持设立了宣汉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整合宣汉的特色乡村土特产品,打造宣汉县农特产品线上线下体验店,加强本土农旅品牌培育,搭建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实现线下变线上,为农村地区的群众带货增收。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供本报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