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万州区中医院了解到,暑假以来,因滑板车、平衡车、溜冰鞋等受伤的“小患者”较平时增多,从皮外伤、关节损伤到骨折都有

2020-7-24 09:39:31 来源:三峡都市报 [撤稿纠错] 条评论

常兵为骨折患者检查

玩平衡车的孩子

晴好天气,在广场上,时不时可见溜冰、玩平衡车的少年们。在小区里、街道上,也常能见到脚踩滑板车、身坐扭扭车的儿童们。近日,记者从万州区中医院了解到,暑假以来,因滑板车、平衡车、溜冰鞋等受伤的“小患者”较平时增多,从皮外伤、关节损伤到骨折都有。该院骨伤科三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常兵提醒,运动时,一定要做好防护,减少运动损伤。

病例 12岁男孩玩滑板车不慎摔倒致左脚骨折

12岁的俊俊(化名)家住万州响水镇,因为期末成绩考得好,又恰逢他过生日,俊俊的舅妈给他买了一辆滑板车作为礼物。开心的俊俊每天都要到户外玩1小时滑板车。

近日,俊俊吃完晚餐后,在他所居住的小区广场上玩滑板车。玩耍中,俊俊遇到了几名小伙伴,几个孩子聚在一起,玩得更是起劲,你追我赶滑着车越滑越快,一不留神从广场边缘的台阶上连人带车摔下,看到情况后的邻居立即上前把俊俊扶起。这时,俊俊站立不能,大喊脚疼。

俊俊的父母立即将他送到万州区中医院骨伤科就诊。经过检查,确诊为左胫骨远端骨折、左踝部软组织受伤。医生通过手法复位,再打上石膏外固定。目前,俊俊正处于恢复阶段。

现象 暑假以来,运动损伤的“小患者”增多

“一到暑假,玩滑板车、平衡车、溜冰鞋的小朋友注意啊,这种运动导致的意外骨折太多了……”常兵介绍,现在衣服穿得少了,皮肤暴露在外多,没有了厚重衣服的束缚,活动热情高涨的同时也少了一层保护。加上暑期放假在家,孩子们少了学校的约束,活动更加随意。因此,夏季暑期是外伤最容易发生的季节。从最近的门诊接诊率来看,因运动损伤来医院就诊的“小患者”明显增多。

“现在大家都晓得,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防治疾病,大家都比较重视。但我们也要看到锻炼后造成的一些运动性损伤和运动性疾病,这点要引起重视。”常兵表示,日常生活中,像滑板车、平衡车、溜冰鞋、扭扭车等等这些有“速度”感的玩具,如今已成为多数孩子的时尚用品。而篮球、足球也是很多人的最爱。但使用不当或意外摔倒,就可能对身体带来运动损伤。

常兵解释,运动损伤是指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伤。如滑板运动的特征决定了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容易受伤;而滑板车则容易导致膑骨或桡骨远端骨折这类伤害。因此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护,减少损伤。

常兵进一步解释,运动损伤按时间分为新伤和老伤;按病程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性质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按程度分为轻、中、重度损伤。运动损伤后一旦没有很好恢复,后果很严重,可能会引发关节习惯性受伤,新旧伤叠加,情况会越来越糟。以膝关节为例,还有一部分情况会出现半月板损伤,那就非得手术不可了。

原因 多种因素造成运动损伤的发生

运动损伤是如何造成的呢?常兵说,首先是缺乏预防运动损伤的基本知识及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其次是在运动前热身不充分或动作不正确。如在运动前,缺乏有针对性的专门性准备活动,运动中负担较重部位的机能没有改善,就容易使特定部位受伤。还有热身活动量过大、用力过猛或速度过快,导致身体已经疲惫,当正式进入活动时身体机能不是处于良好状态,就容易引起损伤。

“这种对于孩子最常见,疯玩一圈后,再来玩平衡车、滑板车等,这时孩子的身体已经处于疲惫状态,再来玩这些玩具,就很容易摔倒受伤。”另外,常兵表示,选择的运动内容和自身实际不相适应也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同时,在身体对抗性较强的运动项目中动作粗野或违犯规则都容易引起运动损伤。还有在场地、设备、服装不适的情况下运动而带来的运动损伤。

预防 主观上做好预防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如何防止意外的发生以及意外受伤后的处理尤为重要。”常兵说,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要从主观上做好预防,了解和学习一些运动损伤发生的原理和基本预防知识,强化预防运动损伤的意识。避免因为无知导致的无畏,从而发生运动损伤。

运动前,要与孩子多沟通,合理选择锻炼内容,安排运动时间,做好准备工作。如果之前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等受过伤,要谨遵医嘱加强易伤部位的锻炼,避免由于局部负担过重而发生损伤积累导致的慢性劳损。

最后要选择安全的运动环境,家长要配合孩子加强自我医务监督知识和方法,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及时调整锻炼计划。

支招 常见四种运动损伤处理

● 皮肤擦伤、挫伤:小面积皮肤擦伤污染不重的话,可用红药水或紫药水涂抹即可,无需包扎;大面积擦伤,需创面冲洗、消毒,涂抹消炎药膏后,再用无菌敷料包扎。

● 踝关节扭伤:24小时以内一定要冷敷,以减轻局部水肿;24小时之后要热敷,促进组织循环。如果冷敷后明显缓解,就注意休息,多观察,可以选择制动或患肢抬高来处理。如果症状没有减轻就应该马上就医。切忌在受伤后使劲揉或涂抹酒精、活络油等。

● 肌肉拉伤:运动中肌肉急剧收缩或过度牵拉引起肌肉损伤的话,首先要弄清伤势,早期注意休息,冷敷治疗。再用弹力绷带包扎减轻肿胀,抬高患肢。24小时后再热敷处理。

● 肌肉痉挛:这是不自主的肌肉强制收缩现象,会造成肌肉僵硬、疼痛难忍。常见的腿抽筋,其实就是小腿肌肉痉挛,表现为外小腿肌肉,比如腓肠肌突然变硬、疼痛难忍,可持续数秒到数十秒之久。主要原因有寒冷刺激、肌肉连续收缩过快、出汗过多、疲劳过度、缺钙导致。发生这种情况时,可通过缓缓加力,持续牵引痉挛的肌肉即可使痉挛的肌肉缓解,另外配合局部按摩、揉捏等。要注意的是,缓解后不宜继续进行运动,要根据病因进行补充盐水、保暖、放松按摩等方式进一步处理。

记者 付馨瑶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