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立面改造前。
改造后。
记者 别玥 文/图
核心 提示
小区名称:中庆花园片区华峰大厦小区
改造地点:太白街道桂花堰塘社区
改造时间:2022年10月开工,2023年1月完工
改造面积:改造面积约2.75万平方米,共有18栋楼,250户居民
改造内容:增设照明设备约800套,清洁美化室外楼道约1200平方米,美化外墙立面约3800平方米,新增消防器材、排水沟等基础设施。
A记者见闻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5月21日,雨过天晴,记者走进中庆花园片区华峰大厦小区。这里,三角梅花开正盛,各种绿植装点着小广场。凉亭下,老人们下着棋、聊着天,小区内缤纷多彩,就像一个小公园,令人格外舒心。
很难想象,这个小区原本是个“老破小”。
华峰大厦小区建于1998年,共有18幢楼250户,常住人口近750人。2022年,区住房城乡建委正式将该小区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先后实施了居民楼的本体改造、小区基础设施改造等,如今小区已经彻底换了模样。
黄白色的楼本体干净整齐,橙黄蓝相间的楼梯增添氛围感。路灯、凉亭、花园、休闲设施、健身器材应有尽有,小区居民的幸福生活在这里得到了直观体现。
“楼顶的防水做好了,屋内墙面终于不渗水了!”居民吴女士家住中庆花园片区华峰大厦9栋顶楼,她对小区的改造成果连连称赞。据吴女士介绍,随着楼龄渐长,楼顶漏水、变压器容量不够、路面和墙体破损等问题在小区内层出不穷。如今,小区改造好后,面貌焕然一新,一系列改造项目成了居民的“幸福清单”。
老旧小区改造,重面子更重“里子”。“现在我们小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变得整洁漂亮了,还有些看不到的地方,就更让我们居民欣喜!”居民王正明激动地说道,以前小区墙面长满了青苔,通过外立面改造,楼栋现在靓丽一新。最值得一提的还是排水沟等管网的改造,以前没有排水沟,遇到下雨天,便出现雨污横流的现象,住在一楼的居民家里经常会进水,让人苦不堪言。
如何改到居民“心坎上”,解决居民烦忧。华峰大厦在改造过程中由区住房城乡建委牵头,改造前太白街道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居民代表召开院坝会,分别从技术和群众工作上形成合力,同时通过社区入户、问卷调查等方式积极收集群众意见反馈,由内到外开启“菜单式”改造。
如今,新增的一盏盏路灯,在夜晚投射出均匀柔和的光线,将楼道口点亮;新增设的楼道间消防设施,让居民消除了安全隐患;增设排污管网,实现雨污分流,让居民家门口变得花香一片……华峰大厦小区改造,不仅消除了居民心中的“急难愁盼”,还让居民的生活品质得到了实实在在提升。
B居民感受
小区焕发生机 开启美好新生活
住有所居,居有所安。26年的老旧小区,重新改造后实现了“逆龄生长”,住在这里的居民脸上的幸福溢于言表。
华峰大厦小区的居民卢世英告诉记者,以前小区有一块废弃的空地,里面杂草丛生,碎石和土堆遍布,考虑到大家的安全,特意设置了一道门并上了锁。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施工方把原来这块废弃的空地利用起来,打造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并安装了健身器材,新增了凉亭、座椅等设施,成了大伙儿闲聊健身的最佳选择,空旷的地面成为孩子们玩轮滑的绝佳场地。
“你看,新修的五颜六色的楼道让小区焕发了生机,具有缓冲、防滑功能,可以保障居民出行的安全和舒适。”卢世英说,楼道在保留原始风貌的同时,还安装了氛围灯,每当夜幕降临,温馨的灯光与小区周边绿化交相辉映,点亮居民们回家的“最后一公里”,勾起了大伙儿的乡愁记忆。
万州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区住房城乡建委明确提出“先民生、后提升,先急需、后改善”的指导原则,确保改造工程既解决居民的切身问题,又推动社区整体升级,谱写“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新篇章。
记者手记
建设美丽家园,关乎民生。
改造工程并非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华峰大厦小区在路面改造、雨污水管网更新、路灯及健身设施等方面进行全面升级,不只是面貌和颜值的提升,更是针对居民的不同需求,对老旧小区实施精细化改造,让居民住得更顺心。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小区空间更活化利用,针对小区缺乏活动场所的问题,通过深入调研和科学规划,成功将以往无人问津的“剩余空间”,改造成为城市的“金角银边”。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体现了政府对民生需求的细致关怀,大大提升了居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