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应凤林)“公司能在短时间内出栏这么多头猪,还赶上生猪价格上涨好时机,不得不说这笔资金就是‘及时雨’啊。”前不久,顺利出栏一批生猪后,牧邦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如此说道。
牧邦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规范化生猪养殖,有猪舍18个单元,圈舍及附属设施设备投入2000余万元,年出栏生猪约1.8万头。前段时间,因企业日常经营,急需流动资金300万元。正当企业为融资发愁时,我区推进的农业生产设施设备所有权登记抵押改革试点工作为其带来了利好消息。
为破解农业产业难以形成可抵押资产的难点,针对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特征和资金需求,我区开展农业生产设施设备所有权登记抵押改革试点,联动中国人民银行万州分行,多家商业银行参与,市农担担保,纳入区级风险池,明确农业生产设施设备权属并纳入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实现可处置可变现,作为融资抵押物被银行认可,并适当提高抵押价值,解决主体融资需求。
同时,创新生猪、肉牛担保方式,用活体抵押,支持养殖业发展,已累计发放活体抵押贷款累计215笔17855万元。
截至2023年底,区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新增5.9亿元,在保余额7.7亿元。市农担集团在保项目938个,在保金额4.42亿元,为3303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担保贷款18.1亿元,区级风险保证金杠杆效应放大5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