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应凤林 通讯员 文海军 唐凤)守护两岸青山一江碧水,筑牢三峡库区生态安全屏障。日前,万州区打响保卫青山冬春攻防战,全面狙击松材线虫病(俗称“松树癌症”)的侵袭,为辖区7个镇街(林场)350株大(古)松树接种“抗癌疫苗”2574瓶,其中树龄100年以上的古树37株,300年以上树龄的古树2株。
据万州区林业科学研究所技术人员介绍,此次注射的“抗癌疫苗”为“铁战士”(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用来预防松树的头号病害“松材线虫病”,为保证药效、防止药剂瓶被树液堵塞,施药时间选取在树液流动期前,即每年12月至次年3月。
打孔注药后,药剂直接进入林木体内,通过输导组织输送至松树的每个部位;当松墨天牛取食之后,药效将阻碍其运动神经,并杀死体内松材线虫,从而降低松褐天牛的虫口基数,保障松树在2至3年内免受松材线虫病原侵染,从而减少松材线虫病发生。
每株松树打完“抗癌疫苗”,还将贴上编号建立“数字身份证”,将GPS定位、树木胸径、注药类型、用药剂量及注药照片等数据同步上传到GPS工具箱,以便后期对松树长势及药效的监测。
据了解,在此次保卫青山冬春攻防战中,重庆市对胸径40CM以上的10050株大(古)松树实施了打孔注药,共覆盖33个区县。
万州区在2021年率先试点打孔注药技术,经过连续两年监测记录,发现接种过“抗癌疫苗”的大松树生长健壮,不仅抵御了各种病害侵蚀,还彻底阻断了疫情隐患传播蔓延,得到当地群众的充分肯定。
下一步,万州区将对此次接种松树跟踪监测,并在每年的6月、12月进行定点取样,根据取样结果来验证药物残留量与松树的活性,同时还将积极探索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新型技术,持续深化林长制改革,促进三峡库区森林资源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