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言
建设现代化新万州,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
更好推动万州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全面振兴走深走实,关键就在于发挥比较优势,用好有利条件,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守住底线、提升质效、美化乡村、促进增收上下功夫,为建设现代化新万州持续夯实基础、拓展空间、激发活力。
民以食为天,粮以地为本。守住底线,必须抓好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我们要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坚决扛起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扎实推进耕地“进出平衡”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引进优质品种、推广良种良法、加强田间管理,坚决守好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底线。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提升质效,必须在构建“7+5”现代化农业体系上花大力气、下真功夫,把链条做长,把效益提高,把七个高效产业链打造成极具辨识度的万州名片。要全面提升产业质量、促进特色优势产业集中连片发展,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培育一批高成长型规上企业领军企业,打造农产品品牌、发展名特优新产品和绿色优质农产品,强化科技兴农、实现农产品量的突破和质的提升。
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化乡村,必须精细精美布局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提升乡村品味品质,加快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巴渝村景。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从环境和风貌做起,加强农村闲置房屋利用,在整整齐齐、干干净净、规规矩矩的基础上,推动镇村建筑形态、外观色彩与山水自然环境相融合,全面绘就新时代巴渝和美乡村新图景。
检验“三农”工作实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促进增收,必须千方百计拓展群众增加收入的形式和渠道。要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价值、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田农地种得出、种得好、能变现,让农产品卖得远、卖得好、卖出好价钱,让农民有钱挣、得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