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网址 | 百度 三峡传媒 凤凰网 区政府网 万州公交网 万州台直播 万州吧 腾讯 重庆台直播 机票查询 三峡都市报 网易 更多网址

创新帮扶模式 彰显为民情怀———我区精准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纪实

2020-5-25 11:04:14 万州区政府网 [撤稿纠错] 条评论

③ ? ?①郭村镇集中供水工程 ? ?②长岭镇安溪村D级危房改造集中安置点 ? ?③万州区建筑工程技师在龙驹镇指导建房

万州区特教中心老师送教上门

高梁小学教师和大学生志愿者入户家访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医生在龙驹镇灯台村送医上门 ? ?记者 冉孟军 通讯员 何洪泽 摄

分水镇中心卫生院医师入户为群众检查身体

甘宁镇,技术人员入户指导暗化育苗处理技术。 ? ?记者 何忠 摄 ? ?图片除署名外,由区教委、区城乡建委、区卫健委、区水利局提供。

记者 夏荣伟 尧华燕 通讯员 郑坤拾

悠悠万事,民生为先;民生之微,衣食住行。

“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攻坚战质量。”2019年4月15日至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时提出了要求,明确了任务,鼓舞了士气,振奋了人心。

有力的行动,就是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最好学习贯彻。

万州区委、区政府切实把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底线性任务、标志性指标。市委常委、万州区委书记莫恭明主导,在全区创新开展“三师入户”“国企进村”活动,号召教师、医师、技师入户精准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区属国企进村帮助贫困地区发展一批特色产业,补齐工作短板,巩固脱贫成果。

号令一出,闻声而动——

“三师”的脚步,奔忙在田间地头;“三师”的身影,活跃在村庄院坝。他们本着求真务实的作风、为民解困的情怀,精准为贫困群众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市级走访调查系统中的456个问题已全部清零,区级自查的问题也全部解决到位,真正做到了“两不愁”真不愁,“三保障”全保障,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我区创新开展的“三师入户”“国企进村”活动,被市委办公厅作为精准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典型经验,上报至中共中央办公厅。

教师入户:培植改变命运的种子

“老师,对不起,我可能不来读书了,我也想好好读书……我很喜欢我的每一位老师……”今年4月8日深夜,万州区恒合民族学校八年级三班班主任徐琼华的手机突然响起,睡梦中的徐老师立即打开微信一看,是学生骆琳(化名)发来的信息。这深夜的突然“告别”,让徐老师的心一下子揪起来。

第二天一早,徐老师立即将情况汇报给学校负责人。

“无论任何原因,一个孩子都不能辍学。”校长金维山脸色严肃,带着几名老师立即奔赴骆琳家。

这已经不是老师们第一次到骆琳家了。

那条通往恒合土家族乡凤安社区的山路,草木丰茂,远山如黛。但金维山已无心欣赏这美丽的风光,他心情复杂,有些难过,也有些忐忑。沿着蜿蜒的山路,金维山和老师们走进了骆琳的家。

脚步声刚在院坝响起,出门迎接的骆琳,眼泪夺眶而出。

金维山的心情格外沉重,这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也是一个可以挽救的家庭。

骆琳今年14岁,父母均有残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一直以来,学校知道她家的情况,不仅落实了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学生营养膳食补助,还给予了她许多关爱,让她坚定了学习和生活的信心。

然而,生活的困难和父母之间的不和睦,让骆琳产生了辍学外出打工的念头,这就有了深夜的“告别”。

“生活的困难,我们完全可以克服,读书是改变命运的最好途径,越是贫困,越是要奋发学习。”金维山鼓励骆琳战胜生活困难,坚定学习改变命运的信念,同时引导她正确认识家庭矛盾,学会理解父母的言行。

骆琳原本耷拉的脑袋,经过老师们的鼓励,一下昂起来了,眼里又充满了期待。

金维山将骆琳的父母拉到一边,以同为家长的身份,一起交流培养孩子的方法,告诉他们越是在困境里,越要保持家庭的和睦,因为家和万事兴,和睦的家庭更有利于孩子的学习。

一席话后,夫妻俩如梦初醒,一边检讨曾经对孩子的粗暴,一边对金维山的开导真诚致谢。

“我会认真上网课,按时返校学习。”“我们以后不吵不闹,更不会打骂孩子,让孩子好好读书。”

金维山离开的时候,一家人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4月27日,万州区第二批学生复课。恒合民族学校八年级三班教室里,骆琳准时出现了。在恒合民族学校,曾因厌学而辍学两次的小义,曾想减轻家庭负担执意辍学的小浩,如今都在金维山和老师们的一次次入户家访后,打消了辍学的念头,回到了学校上课。而更令人惊喜的是,小义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并加入了学校篮球队;小浩对人生有了新的规划,对价值实现和家庭贡献有了全新认识。

“知识改变命运,未来的某天,相信孩子们会用知识改变他们原本贫困的家庭。”金维山说,通过“教师入户”活动,想方设法让每一个适龄学生入校学习,是他们作为边远山区学校教师的坚定使命,也是他们为脱贫攻坚奉献的心血与智慧。

在万州,和金维山一样,有457所学校共6383名教师参与“教师入户”活动。他们深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家中,通过教师对贫困学生的结对帮扶,个性化指导学习方法,疏导和排解学习的一些不健康心理,激发了贫困学生学习进取心和积极性,坚定了改变贫穷命运的信心和决心。

医师入户:祛除影响脱贫的“病根”

5月4日,拿到张孝青的检验报告,张俭荣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血化验各项指标正常,脚不肿了,能正常走路了……情况比想象的还要好,张俭荣脸上闪过一丝欣慰。

这个让张俭荣牵挂了3个多月的特殊病人,用“健康”回报了他所有的付出和关爱。而这,正是张俭荣最希望看到的。

张俭荣是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张孝青是万州区龙驹镇灯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张俭荣上门入户前,张孝青一直以为自己患有怪病,因为走路总觉得累,什么活儿也干不了。2019年5月,张俭荣在一次医师入户随访中来到张孝青家,入户问诊时发现了她身体的异常,随即将她带回医院做了心脏彩超,发现她的心脏有瓣膜病。

在确诊3天后,张俭荣为张孝青做了心脏手术。术后两周,张孝青顺利出院。

对于张孝青来说,这个过程仿佛就像是梦,一个想都不敢想的梦。从医生入户问诊到查清病情,从安排手术到顺利出院,不足2个月的时间,张孝青享受了三甲医院优质健康服务,而且手术住院费用90%报销。

更让张孝青没有想到的是,张俭荣从此成为了她的“专职医生”,每月定期上门回访送药,指导服药康复。

如今,张孝青的身体正逐步恢复。

“走路不累了,脚不肿了,很多活儿都能干了。”面对张俭荣的回访,张孝青笑呵呵地说。

眼下,村里大棚蔬菜产业搞得正红火,张孝青计划加入合作社建一个自己的大棚,或者到基地里务工,为家里多挣一些钱。

“‘病根’除了,‘穷根’就好拔了,这是好事。”张俭荣听了,心里甜滋滋的。

在龙驹镇,和张孝青一样享受“医师入户”健康扶贫的贫困户有2355户。他们的“专职医生”,均是来自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的800名具有处方权的医师。

而在整个万州区,20299户因病致贫返贫的贫困家庭,成为了“医师入户”的重点对象,与2493名医师“结对”。

结对贫困户的医师,他们不仅用精湛的医术医治身体的疾病,更用殷殷的爱心扶救家庭的困疾。

医师们走村入户,宣传健康扶贫政策,让贫困户准确掌握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政策;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动态掌握目标对象的病情变化,对患有26种重特大疾病或14种城乡居民医保慢性病的贫困人员定期随访管理,为重病患者和慢性病患者建立台账;他们对走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医学指导或就医就诊建议,开展重特大疾病救助,切实解决了贫困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实现“健康促进一家,精准脱贫一户”的目标。

技师入户:山乡播种致富的希望

60多岁的向立凯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这把年纪了,还能走出大山,凭本事拿到每月2000多元的工资,成为一名小有名气的柑橘“土专家”。向立凯的这种转变,得益于万州区果树站副站长、高级农艺师汪小伟的悉心指导。

向立凯是新乡镇治华村的贫困户,妻子患有严重的支气管炎,儿子患有股骨头坏死疾病,全家人靠儿媳在外务工维持生计,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向立凯这样的家庭,不注重志智双扶,很难改变他们的贫困状况。”作为“农技师入户”柑橘产业技术指导专家组组长的汪小伟,根据向立凯家的实际情况,介绍他到甘宁镇一家柑橘园当起了管护员,每月有1000多元收入。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帮助向立凯当好果园的管护员,还得给他传授技术。”汪小伟此后便隔三差五到果园,手把手给向立凯讲解柑橘树的拉枝、整形、施肥、喷药、除花等管护技术,真正把他当成自己徒弟一样。

在汪小伟的指导下,向立凯渐渐从一名纯粹的“看园人”,变成了懂技术的“土专家”。有了技术,“身价”也随之上涨,工资从每月1000多元涨到了2000多元,全家顺利实现了脱贫。

随着日子好转,向立凯的精神面貌也发生改变,他一改往日邋里邋遢的形象,变得衣衫整洁、精神抖擞;妻子的哮喘病也逐渐好转,在城里带着两个孙子上学;儿媳没了后顾之忧,能专心在外务工了。

“要不是汪师傅帮助我,我这把年纪了到哪里去挣钱。”向立凯说,“能够学到技术,真的比给钱强多了!”

而对于龙驹镇分水村的贫困户谭志生来说,安居乐业一直是他的梦想。他居住的老屋由于年久失修,已经破旧不堪,成了危房,因为经济条件有限,自己无力建新房。去年下半年,他家的房屋纳入危房改造。

“在谭志生建房的过程中,我们多次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直到新房完全建好。”龙驹镇村环所所长向文龙说,从房屋的选址、打地基、砌墙到封顶,村环所按照建设标准进行指导和监管,保证房屋建设质量,早日圆其新房梦。去年底,谭志生的新房顺利落成。

今年3月30日,谭志生的新家前响起一阵喜庆的鞭炮声,这天是他乔迁新居的好日子。一大早,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来到他家帮忙,大家一起或抬或扛,帮助谭志生将家具搬进了新家。

不仅搬了新家,谭志生还加入了村里的李子合作社,养了7桶蜜蜂和一头母牛,仅卖蜂蜜和牛犊一年就能增收1万多元,真正实现了安居乐业。

在技师入户活动中,区农技师构建了“8+192”入户体系,抽调农业专家组成柑橘、茶叶、小水果等8个专家组,由镇乡(街道)选派农技师联系全区192个村,全覆盖走访贫困户,开展技术指导,培训“土专家”及新型农民。建设工程技师进村入户指导危房改造等工作,开展房屋鉴定、危改验收,在农房建设和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等方面提供技术服务,培训农村建筑工匠。

此外,为保障贫困群众喝上“安全水”,我区加大投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重点围绕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率4项指标,因地制宜解决农村储水供水和水质达标问题,实现了安全饮水全覆盖。

在创新开展的“国企进村”活动中,我区充分发挥区属国有企业在人才、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建立“14+1+19”结对帮扶体系,通过扶持现有产业、深耕消费扶贫、开发双赢项目等方式,展现国企担当。在全区实施的“双百亿”工程中,14家区属重点国有企业共筹资1160万元,参与1个市级深度贫困镇和19个区级扶贫开发重点村的有机农业产业化生态猪养殖项目。三峡农业集团助力龙驹镇打造芦花鸡全产业链,年出栏100万只,带动本地及周边2000余户贫困户增收。重庆万商集团建立万州消费扶贫物流配送体系,疫情期间为万州城市居民销售配送贫困村生鲜农产品近270万元。三峡交旅集团开设“三峡好礼”电商平台,优选推广贫困村300种农副产品,年度销售额突破300万元。万州机场公司在余家镇关龙村合作发展花椒、万州建筑工程集团在地宝土家族乡四季村扶持黄桃、长江水务集团在分水镇大地村扶持花椒等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加强品牌建设,都已成了当地的支柱产业,与村集体、贫困户建立起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三师入户”“国企进村”,山村处处气象更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工作中,我区坚持精准施策、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以高度的责任担当切实解决问题,让贫困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脱贫攻坚的成果,让“真脱贫”不降标准,“脱真贫”不打折扣,绝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在国家脱贫攻坚普查中亮出“真成绩”,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