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勤奋好学本是很多家长的期望,但家长们并不知道,现在的诈骗分子为了骗取钱财,无所不用其极,竟愿“自降地位”装别人家的儿子……近日,万州市民周某就不幸遭遇了冒牌“儿子”电信诈骗,损失钱财7.5万元。
诈骗套路解析
第一步:案发当天,周某收到昵称为儿子名字的QQ号添加好友的请求,见对方头像是儿子的照片,他没有一丝怀疑,将对方添加为好友。
第二步:很快,“儿子”就发来信息,一称自己正上课不便接听电话,二告知学校邀请了清华大学的教授班组到校开展“璀璨清华之星”特别培训班,语、数、外三科需交纳7.5万元培训费,报名成功之后教委将补贴返还每人4.8万元。最为关键的是,培训班名额仅100个,且高考时能优先考虑保送985高校,自己很想去。看到“儿子”如此积极主动求学,周某内心甚是高兴和欣慰。
第三步:“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虽说费用不菲,但万一错过岂不是很可惜……”思虑片刻,周某一扫脑中的那丝犹豫,便通过“儿子”推送的名片添加了“教务处陈主任”的QQ。
“陈主任”告诉周某,这个培训班能让孩子成绩有很大提升,因此名额非常紧俏,目前只剩最后2个,报名立马就将截止,如有需求请尽快将7.5万元培训费转至指定银行账户。
机会稍纵即逝,望子成龙的周某迅速通过手机银行将7.5万元钱打到对方提供的账户上。
晚上儿子放学回家,周某性兴高采烈地告知儿子:“爸爸替你报名了,你只管好好学习认真读书!”……一番交谈对证,周某方知自己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遂前往区反诈骗中心报警求助。
目前,警方正对该案展开深入侦查。
了解三个关键点认清此类骗局
据反诈民警介绍,此类骗局有三个关键点,可谓环环相扣,市民稍有不慎即易“中招”。
其一:骗子通过克隆头像的方式,冒充学生通过QQ添加家长。由于信息开头直呼“爸”“妈”,很多家长会当即放松警惕,误认为对方真是自家孩子。
其二:骗子以“正在上课”“手机摔坏、没电无法接电话”等多种借口搪塞,以防家长核实真伪。
其三:学生让家长转账数万元,很多家长势必谨慎,为打消家长顾虑,诈骗分子又冒充“学校领导”,对事件予以印证,打消其疑虑,为诈骗实施扫平障碍;与此同时,利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假借名额有限,故意制造紧张气氛,从而加快诈骗成功进程。
“骗子之前是冒充‘班主任’骗资料费,现在则是冒充‘子女’骗培训费,花样手段翻新,但殊途同归,都是为了骗钱。”民警称。
警方提示
广大家长要提高防范意识,在接到此类信息时,即使对方能准确说出自家孩子的姓名、学校、班级等信息,也一定要通过电话或当面与孩子、学校老师核实相关情况,切不可贸然向陌生账户转账汇款,否则悔之晚矣。
记者 程蕾 通讯员 陈枭君